胃氣及其與之相關的飲食營養,對人的生命與健康至關重要,所謂“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所以,古代醫家在臨床辨證論治時,即十分重視透過望面色、察舌苔、問飲食、診脈象等方法來判斷胃氣的盛衰有無。
《中藏經·論胃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說:“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氣壯,則五臟六腑皆壯。”由此可見,胃的受納腐熟功能是歷代醫家凸現與重視胃氣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的根本依據。也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李東垣提出“人以胃氣為本”,並指出:“胃氣者,谷氣也,營氣也,運氣也,生氣也,清氣也,衛氣也,陽氣也”(《脾胃論·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即胃氣的受納腐熟功能是人體營衛等氣賴以產生的基礎,絕不能由此得出所謂廣義的胃氣即人之正氣的結論。
張介賓在《景嶽全書·論脾胃》說:“胃氣之關於人者,無所不至,即臟腑、聲色、脈候、形體,無不皆有胃氣。胃氣若失,便是兇候。”這裡雖然不免有類比聯想的成分,即根據胃氣、飲食營養與生命機能之間的聯絡,而將顯示生命機能旺盛的徵象認為是有胃氣,而顯示生命機能衰退的徵象為少胃氣或無胃氣。但多數情況下,胃氣與其外在徵象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絡。
關於脈以胃氣為本觀念的形成,一般認為其有四個方面:
一是脈氣根源於五臟六腑,而五臟功能活動依賴於胃氣;
二是脈中血氣源於水谷之氣,而且源於水谷的宗氣又促進血行脈中;
三是肺氣附於胃氣,推動脈氣執行;
四是胃氣運髒真之氣於脈中。
其實對脈以胃氣為本的問題,《黃帝內經》本身已有較為明確的論述。首先,《黃帝內經》不僅認為脈中氣血源自於胃,如《靈樞·玉版》所云:“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靈樞·五味》亦云:“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察氣於胃……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並在胃為氣血之源頭的生理學認識基礎上,構築起以胃為中心的迴圈體系,即中醫經絡學說體系的迴圈模式:氣血的執行起始於手太陰肺之脈,而手太陰之脈並不起始於肺,而是“起於中焦”。經過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相互銜接所構成的迴圈圈後,復歸之於肺。
在以上這個理論構想中,設想心臟與脈搏搏動的動力來源在胃,是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所獲得的力。如《靈樞·動輸》說:“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足之陽明,何因而動?岐伯曰:胃氣上注於肺……此胃氣別走於陽明者也。”《素問·平人氣象論》更明確地指出:“胃之大絡,名曰虛裡,貫隔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位於“左乳下”、“其動應衣”的心尖搏動,被解釋成為“胃之大絡”的跳動。因而雖然在五行配屬上為“心主血脈”,但在實際的病理學解釋上常可看到與胃的密切關聯。
大概正由於此,《素問·玉機真藏論》則指出:“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髒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因此形成了脈以胃氣為本的觀念。有趣的是早些年有學者透過寸口、人迎、跗陽處血流能量、供氧能力、調整能力等血流動力學指標的分析,認為脈之“胃氣”是血流滿足全身需要,使代謝活動得以維持的能力。可見脈以胃氣為本觀念的形成,是源自於對胃為氣血生成之源及其迴圈中心的認識,並認為胃氣是心臟與脈搏搏動的動力來源。
《黃帝內經》對切脈與胃氣的關係論述甚詳,《素問·平人氣象論》指出:“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藏脈,不得胃氣也。”並提出以胃氣的多少有無作為判斷四時五臟平、病、死脈的標準。關於脈有胃氣的徵象,《素問·玉機真藏論》指出:“脈弱以滑,是有胃氣。”《靈樞·終始》則認為:“邪氣來也緊而疾,谷氣來也徐而和。”清代馮楚瞻《馮氏錦囊秘錄》則明確提出:“脈以胃氣為本,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
1 #先賢的推論和假說,需要後人的實驗證明,現代電子儀器和感測器技術發展,可以搭建測試平臺來證明先賢們的理論。中醫需要這些實驗證明。
-
2 #這文章整理的太好了!沒少下功夫!謝謝
-
3 #胃為水穀之海,胃為後天之本
-
4 #李東垣提出“人以胃氣為本”,並指出:“胃氣者,谷氣也,營氣也,運氣也,生氣也,清氣也,衛氣也,陽氣也”
-
5 #仁者愛人,愛人者仁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