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馬上就來了,雖說萬物生機,卻也難逃“春困”;我默默地摸了一下口袋,突然被驚醒,原來我除了“春困”,還是“貧困”!
溼邪的致病特點:1、溼為陰邪,阻遏氣機損傷陽氣
潮溼的地下室住久了或夏天空調吹久了會特別沒精神,原因就是溼邪損傷陽氣。
水溼像障礙物阻礙氣的執行,故溼氣重易出現胸悶腹脹等症狀。
2、溼性重濁
溼邪沉重,所以感受溼邪常出現頭部困重如裹,肢體的困重感。
溼邪穢濁,所以體內溼氣重,常出現小便和分泌物的渾濁。
3、溼性黏滯
溼邪致病,好像粘著你不走一樣,比如溼疹,纏綿難愈。
體內有溼熱,大便容易出現黏粘不爽、裡急後重的表現。
4、溼性趨下,易襲陰位
溼邪致病,易導致下半身(陰位)病變,比如下肢水腫,陰部的瘙癢。
非藥物療法:醫學小常識: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所以要祛除溼氣,要著重調理脾胃,儘量避免一些生冷食物,多用溫性的食物和藥物調養脾胃,這樣可以杜絕痰溼的源泉。
1、環境乾燥:居住的環境以乾燥通風為主,避免潮溼、陰冷;定期的開空調進行除溼。
2、均衡飲食:清淡飲食,保護好腸胃最好的方法;
不吃生冷、寒涼、糖分高的食物,避免吃冷飲;
可吃點薏米、茯苓、芡實、紅豆、扁豆、赤小豆、冬瓜這一類的食物。例如:綠豆湯、茯苓薏苡仁湯、淮山湯,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的功效;
喜歡喝茶的朋友,還可喝一些綠茶、普洱茶或者是黑茶等。
3、調味料祛溼:煮一碗熱薑湯,能將體內的溼氣逼散出來,待全身發汗以後,體內的溼氣就會有所緩解,整個人就會比較舒爽。
4、有氧運動:可以透過做游泳、慢跑、爬山、健步走、瑜伽等有氧運動有助於體內的血液迴圈,加快脂肪、水分的代謝,祛除溼氣排到體外。
中醫認為:脂肪堆積可看做痰溼積聚;脾主運化水溼,溼氣是脾胃所運化,脾又主肌肉四肢,運動我們的四肢百骸,脾胃的功能就會變強大,陽氣振奮中,體內溼氣會減少,因此運動是祛溼氣的好方法。
5、透過拔罐、刮痧、針灸、按摩、泡腳、汗蒸等外治法也可很好的祛除溼氣。
6、晚上睡前一定把頭髮吹乾。
如果非藥物治療搞不定,可選擇結合藥物對症治療。
藥物療法:醫學小常識:三焦是中醫藏象學說中一個特有的名詞,六腑之一,位於軀體和臟腑之間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體的其他臟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稱。中焦:(脾、胃、肝、膽)祛溼劑肝膽溼熱:[中成藥]:茵陳五苓丸
[功效]:清溼熱,利小便(茵陳清利溼熱,善治肝膽溼熱導致的黃疸)
[主治]:肝膽溼熱、脾肺鬱結所致的黃疸,症見身目發黃、脘腹脹滿、小便不利。
[中成藥]:龍膽瀉肝丸
[功效]:清肝膽,利溼熱
[主治]:用於肝膽溼熱,頭暈目赤,耳鳴耳聾,脅痛口苦,尿赤,溼熱帶下。
胃腸溼熱:
[中成藥]:防風通聖散
[功效]:通腑洩熱,疏風解表
[主治]:風團大片色紅,瘙癢劇烈;脘腹疼痛,噁心嘔吐,神疲納呆,大便洩瀉
下焦:(腎、大腸、小腸、膀胱)祛溼劑大腸溼熱:[中成藥]:香連丸[藥物組成]:萸黃連、木香[功效]:清熱化溼,行氣止痛(善清大腸溼熱,行氣止痛)
[主治]:大腸溼熱所致的痢疾,症見大便膿血、裡急後重。
[中成藥]:葛根芩連丸(黃芩、黃連均能清熱燥溼)
[功效]:清熱利溼
[主治]:洩瀉腹痛,瀉下急迫,或洩而不爽,肛門灼熱
[兼治]: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腎溼熱:
[中成藥]:腎炎康復片
[功效]:益氣養陰,健脾補腎,清解餘毒[主治]:氣陰兩虛,脾腎不足,水溼內停所致的體虛浮腫、症見神疲乏力、腰膝痠軟、面目四肢浮腫、頭暈耳鳴。
[中成藥]:癃閉舒膠囊
[功效]:益腎活血,清熱通淋解析:癃閉,即小便點滴而下或點滴不出。因為尿道被溼熱和淤血阻滯。老年人痛閉常伴腎氣不足,動力下降致小便難下。
[主治]:腎氣不足、溼熱瘀阻所致的痛閉,症見腰膝痠軟、尿頻、尿急、尿痛、尿線細,伴小腹拘急疼痛。
[中成藥]:萆薢分清丸
[功效]:分清化濁,溫腎利溼[主治]:腎不化氣、清濁不分所致的白濁、小便頻數。
下焦溼熱:
[中成藥]:三金片
[功效]:清熱解毒,利溼通淋,益腎[主治]:下焦溼熱所致的熱淋,症見小便短赤、淋瀝澀痛、尿急頻數。
[中成藥]:排石顆粒
[功效]清熱利水,通淋排石[主治]下焦溼熱所致的石淋,症見腰腹疼痛、排尿不暢或伴有血尿。
[中成藥]:癃清片[功效]:清熱解毒,涼血通淋[主治]:下焦溼熱所致的熱淋,症見尿頻、尿急、尿痛、腰痛、小腹墜脹。
[中成藥]:八正合劑[功效]:清熱利尿通淋[主治]:溼熱下注所致的淋證,症見小便短赤、淋瀝澀痛、口燥咽乾等。
[方劑]:止帶方
[功效]:清熱利溼止帶[主治]:溼熱下注,帶下量多色黃稠,味臭,陰部瘙癢
[方劑]:完帶湯
[功效]:健脾益氣,除溼止帶[主治]:帶下量多,色白質稀薄,無臭氣;神疲乏力,食少便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