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汽車南站的楊柳(化名)半年前發現自己的女兒頭頂前額處頭髮變得異常稀疏,仔細詢問後發現她頭皮不疼也不癢就沒特別在意。
開學前一週,楊女士發現孩子寫作業時總無意識地揪拽頭髮,頭頂前額處似乎出現了“斑禿”,這才趕緊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面板科就診,經檢查,醫生診斷孩子患上了“拔毛癖”。
據瞭解,楊女士的女兒真真(化名)今年剛滿11歲,是一名小學五年級學生,平常成績很好。“孩子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下學期即將‘小升初’,她給自己的壓力很大,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外,時常還會主動找試卷刷題。”
最近一段時間孩子放寒假在家,她發現孩子每次寫作業時,愛拔頭髮,尤其是遇到難題時,就拔得更厲害。
“每次看到她拔頭髮我都很心痛,我也問過她,她說心裡很想控制自己,但就是控制不住。”楊女士看著女兒的這一“怪癖”很是苦惱,趕緊帶她去找醫生求助。
“在門診診治時,我們檢查發現,孩子不僅出現了脫髮還伴有頭皮毛囊炎,仔細評估後沒有任何的生理病因,頭髮主要都是被她自己拔掉的。”
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面板科主治醫生朱波臣介紹,這種由於自己拔頭髮而導致脫髮的患兒在門診中並不少見,一般稱之為“拔毛癖”。
這類患者自己反覆牽拉、扭轉和摩擦毛髮引起脫髮,尤其以學齡期兒童較為多見,在初期並不易被家長察覺,但時間長了便會出現脫髮、斑禿等情況,從而引起家長的關注。
“拔毛癖是一種精神性疾病,主要是因無法排解心裡的壓力所導致的,屬於衝動控制障礙的表現。相對而言,高壓人群最易得拔毛癖。只要感到壓力、焦慮、抑鬱,有些人就會控制不住拔頭髮,拔的時候雖然很痛,但心理焦慮卻能得到緩解,然而拔完後又會很後悔,但就是無法控制。”
朱波臣醫生介紹,對於小於五歲的幼齡患兒多數病程較短。而大齡兒童至青春期發病則容易病情較重,若不及時發現、及時干預,有可能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
因此,家長平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一旦發現頭髮異常變少、稀疏,需警惕是否存在拔毛癖,及時帶孩子到院就診,及早干預治療。
朱波臣醫生提醒家長,如果孩子年齡較小,對於拔毛癖的治療應該以心理導向和認知行為治療為主。
家長首先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輕鬆、自由的環境,不要給予太多的壓力和斥責;
其次,隨時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當孩子情緒激動時可透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緩解,並多予以理解、溝通、寬容和支援。
如果經過長期的行為糾正病情並未緩解,應及時尋求專業的兒童心理醫生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