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叔今年56歲,身高170cm,體重150斤,所以他BMI是26,是一個典型的超重患者。9年前,仝叔就查出了高血壓,當然就擔心吃降壓藥會吃出副作用,但還是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9年時間裡,也換過一次藥,但未見明顯副作用。
但最近,仝叔出現腿腳抽筋、胸悶的症狀,於是仝叔急忙 去醫院檢查就診,結果讓仝叔很吃驚,因為醫生告訴他,是身體缺鉀了。更讓仝叔不解的是,這個缺鉀並不是飲食不豐富導致的,而是吃降壓藥所致。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仝叔的吃的降壓藥是噻嗪類利尿藥氫氯噻嗪,即臨床上最常使用的利尿劑,可以增加NaCl和水的排出,產生溫和持久的利尿作用。此藥短期可透過利尿減少血容量而降壓,長期服用則透過擴張外周血管而產生降壓作用。只是在排鈉排氯的同時,也會導致鉀的排出。所以,如果長期服用,可能導致低鉀血癥。
鉀是人體中重要的一類離子,在正常水平下,血鉀應當在3.5-5.3mmol/L範圍內波動。而血鉀水平一降再降,當小於3.5mmol/L時,就可能會出現低鉀血癥。若血鉀 <2.5 mmol/L,則人體進入重度低鉀的狀態,可能會出現肌肉疼痛,甚至心律紊亂、呼吸肌麻痺等症狀,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低鉀血癥有哪些症狀值得注意?
1.抽筋、軟癱
肌肉無力是最常見的低鉀血癥,一般最早出現在腿部,表現為抽筋、疼痛等。還可能表現為發作性軟癱,甚至影響呼吸功能。最常出現的時間是夜晚或者勞累後。
2.萎靡不振
鉀的一個主要作用就是維持酸鹼平衡,參與能量代謝和維持神經肌肉的功能。缺鉀會使人出現食慾減退、精神萎靡的症狀。
3.心律失常
長期低鉀會損傷腎小管,嚴重缺鉀會引起腎小管上皮空泡變性,甚至導致嚴重的心律失常。低押會降低心肌應激性,出現傳導阻滯和心律失常,嚴重的會表現為房性或室性心動過速、室顫等。
4.噁心、腹脹
鉀在消化系統中也必不可少,對胃腸道平滑肌作用明顯。一旦缺鉀就可能出現噁心、腹脹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導致麻痺性腸梗阻。
鉀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其主要作用是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當出現以上症狀時,要及時確診自己是否缺鉀。一旦缺鉀,就要及時補鉀!
1.口服補鉀
缺什麼補什麼!發現缺鉀後,要明確補鉀的首選,一般就是口服氯化鉀。為了避免不良的胃腸道反應,可以將10%氯化鉀溶液稀釋於果汁或牛奶中,以備餐後服用。切記,在補鉀的過程中,要及時檢測血鉀水平,避免過剩或不足。
2.增加留鉀利尿藥
有點藥學基礎的人會知道,在利尿劑藥物中,有一小類叫留鉀利尿藥。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這類藥物可以減少鉀離子的排出,如醛固酮受體阻斷劑螺內酯、鈉離子通道阻滯劑氨苯蝶啶等。有的患者聽說有這麼一類藥,就會質疑為何不給提供這類藥物,而使自己陷入缺鉀的境地。
其實,留鉀利尿藥是弱利尿藥,利尿排鈉作用差,在臨床上也很少單獨使用,常與排鉀利尿藥聯合使用,以保證正常的血鉀水平,避免低鉀血癥。所以仝叔可以選擇和留鉀利尿藥來聯合用藥避免低血鉀。
3.多吃高鉀食物
民以食為天,這對於出現低鉀水平的人來說,是可以透過飲食來改善的。在常見的食物中,有海帶、菠菜、木耳、黃豆、香蕉、檸檬、哈密瓜、香蕉、獼猴桃、雞肉、河蝦等。值得一提的是,飲食上的補充是有限的,一旦發現低鉀血癥,還是以藥物補充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