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睡前燙燙腳,勝似吃補藥。”泡腳已經成為現代人養生最流行的方式。熱水泡腳可以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驅除寒冷,促進代謝。

但是經常有人感覺泡腳後面板變癢,沒有驅寒反而覺得更冷了。

內心不免疑惑,難道是自己的泡腳方式有誤?泡腳難不成還會把身體泡出毛病?

非也,非也。其實這是身體經過正確治療後,產生的一種好的現象,叫做“排病反應”。也稱瞑眩反應,或者返病現象。除了泡腳可能會產生這種反應外,日常進行中藥調理的人也會產生這種反應,甚至會更明顯一些。在進行中藥調理時,為避免大家把排病反應當成治療無效,或認為中藥醫壞身體,甚至停止治療的情況,所以今天一起來深入瞭解一下“排病反應”吧!

人為什麼會有排病反應?

中醫裡有一句話叫做“藥不瞑眩,厥疾弗瘳。”意思是說:藥吃下去了,如果沒有發生頭暈等排病反應,這個病就不會痊癒。

只有在經過正確的治療以後,人體才會出現“排病反應”這種現象。例如,人的身體內有寒氣,但同時身體內還有陽氣。陽氣在抵禦寒氣,寒氣就不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中醫調理身體就是扶正祛邪,讓體內的陽氣和寒氣交戰。陽氣和寒氣在平衡的狀態下,你身體就不會有症狀。在扶陽祛寒的過程中,原來的平衡就會被打破。平衡打破後,身體自然會產生反應,這個反應就是排病反應。

人體的哪些反應是排病反應?

01丨氣反應

表現:打嗝、口臭、放屁臭、腳臭、腋臭和體臭。

“望聞問切”是中醫診斷疾病的主要方法,而其中的“聞”就是聞氣味,透過“聞”來判斷身體的狀況。體味重的人,意味著體內濁氣重,濁氣透過身體的各種竅道往外排。這類人,往往是常食重口味的食物。體內痰溼過重、內熱等,進而導致體內的氣機沒有流動起來,氣機沒流動起來就容易發出臭味。在中醫調理身體的過程中,出現打嗝增多或者放屁增多的現象,這說明體內的氣機開始流動了。並且“濁氣”自己找到了出口,這是好的現象。

02丨排濁液反應

表現:出汗增多,手腳出冷汗,鼻涕增多,痰增多,大便變得更加粘滯稀溏,小便增多氣味變大等。

氣體濁物比較容易從孔竅排出,但液態的濁物相對來說就難一些了。液體濁物通常會透過三焦系統和膀胱系統排出。例如,用柴芩溫膽湯泡腳,會出現痰變多的現象,這就是排濁液反應。化痰其實是把身體的痰濁化開,化開之後,需要有個出口排出來。出口一是從大腸排出,出口二就是透過吐痰的方式排出去。身體寒溼比較重的人,在中醫調理過程中可能就會透過面板出汗的方式將寒溼排出體外。調理中如出現的“出汗增多”,那這也是一種排濁液反應。除此之外,大便沾馬桶也是溼氣排出體外所產生的排濁液反應。

03丨排病理產物

表現:面板出現瘙癢,面板長疹子,長肉瘤子,腹瀉,月經量增大有血塊,指甲發黑等。

此類排病理產物的反應,通常看似很嚴重,並且易被很多人誤解為是吃藥吃出來的新毛病,於是便停止了調理和治療。其實,出現病理產物反應後正應該乘勝追擊,繼續扶正氣,這樣才能把邪氣趕出去,達到治療目的。中醫學派中的“補火助陽派”的思想正是如此,此學派善用附子、乾薑等這類藥物來扶人體的陽氣,透過扶陽療法治病,這種療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容易出現排病反應。

如何正確判斷是不是排病反應?

中醫調理身體過程中,也不是所有的反應都是排病反應。還可能真的是“辨錯了證,吃錯了藥”。區分“排病反應”與“吃錯藥”的關鍵的關鍵就是人的精神狀態。拿排便來舉例,病態狀態下的腹瀉,腹瀉完會沒精神,越拉越沒力氣。而返病狀態下的腹瀉,人越拉越有精神。當然在正在排病反應中,有些人也會精神萎靡不振,但是忍住這一段時間以後立即會有一個質的飛躍。排病反應,其實就是身體的一種訊號。只有真正讀懂身體的訊號,才能讓身體恢復健康。

11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腎不好的男人,這4種食物最適合幫你補腎,強腎健體精氣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