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守巨,1986年8月生,江蘇省人民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醫師、教授,第十七屆江蘇青年科技獎。從事腫瘤微環境分子影像研究,建立了腫瘤酸環境和新生血管成像新技術,提出了輔助和協同光治療新策略,發現了光熱治療耐受新機制。以第一和通訊(含共同)發表SCI研究型論文22篇,授權發明專利4項。
如果說醫學是帶著荊棘的王冠,那麼影像學就是王冠上的明珠。影像學帶來醫學的變革,促成了現代醫學的誕生。當年在南京大學獲得臨床醫學學位的王守巨,沒有選擇熱門的外科和內科專業,而是選擇了相對冷門的醫學影像做為夢想的方向。
“影像是醫生的眼睛。選擇醫學影像後,我對這門學科的興趣愈發濃厚。在博士導師、著名放射學家盧光明教授的支援下,我遠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跟隨國際生物醫學影像專家陳小元教授學習醫學影像最前沿的分子影像。”王守巨介紹,分子影像是一門高度交叉融合的新學科。在這一年中,他如飢似渴地學習化學、材料學、分子生物學和腫瘤學的相關知識。一年以後,王守巨從最初的實驗室“小白”,迅速成長為“技術專家”,並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影像指導的光復合治療”新策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在分子影像領域的頂級期刊《AdvancedMaterials》上。這一技術目前被廣泛引用超過800次,成為光復合治療領域的研究正規化。
回國後,王守巨繼續追尋當年的夢想,不斷開發分子影像的新技術,包括腫瘤代謝、物理和免疫微環境分子影像和精準診療技術。他始終牢記導師的教誨,“醫學影像是一門非常有前景的學科,需要有夢的年輕人來推動”,並努力在自己教授學生的過程中,將這一理念傳承下去,推動學科的不斷髮展,讓醫生的“眼睛”越來越亮。(來源:江蘇科技報採編部 編輯:謝長美)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