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昆明)國際養生養老產業博覽會開幕之際,我們或許可以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才是昆明養生養老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實際上,我們如果冷靜下來就可以發現,昆明養生養老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似乎尚未形成。
提起養生養老產業,人們總會提到昆明的氣候,昆明每年有多少多少“候鳥老人”,昆明聚集了雲南70%以上的三甲醫院,80%以上的生物醫藥企業等等。的確,從此前媒體的報道來看,昆明的氣候、雲南的美景、相對較低的房價——這個優勢未來是否存在還是未知等方面,吸引了不少人願意來此養老。
可如果我們認認真真將養生養老當成一個產業來發展,我們還能說,氣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嗎?顯然不能,在目前的商業模式下,自然資源很難成為一個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最多可以稱之為核心優勢。
另外,放眼全國,也就是橫向比較,我們三甲醫院的數量排名靠前嗎?我們醫療服務體系足夠合理和完善嗎?我們有很多生物醫藥企業,這是否能讓我們在養生養老產業方面,保持巨大的優勢呢?
如果理性思考,其實答案並不那麼樂觀。但現在已經有不少聲音,將昆明稱為“養老聖地”了,這個說法,在房地產領域裡比較流行,他們這麼說,可以賣出更多的房子。
有媒體初步統計,自2016年年底“中國健康之城”發展規劃出臺至今,昆明掀起了一陣康養地產建設風潮,一大波康養專案相繼落地,開發規模超30000畝,投資金額超2336億元。
不得不說,在目前的養生養老產業裡,很多方面都類似於地產領域一樣,在做一種概念。都市時報曾於今年3月報道過昆明一個小區發展社群養老的案例,這個社群養老中心,最後被業主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趕了出去。
這個失敗的案例裡,其實值得玩味的東西很多。在這個案例裡,社群養老中心,本來是一個很好的設想,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援,但硬體設施有了,管理機制、法律法規、醫療配套,甚至業主情緒等等因素,都成為了這個養老中心繼續存在下去的阻礙。
以小見大,我們其實就能明白,昆明發展養生養老產業,方向正確、思路清晰,但如何把方向、思路落實到具體的專案中,讓養老者真正有好的體驗感,還需要下功夫。
現在,當我們將養生養老產業作為一個重要產業來發展的時候,我們就不應該再將氣候作為我們的王牌,養生養老產業,看似巨集大,其實關鍵還是在服務。老人來了,體驗感怎麼樣,生活能否如意?看病是否方便?娛樂活動是否順心?這個城市以及這個城市的年輕人,是否對其保持著應有的善意?各項醫療政策是否完善?醫療資源是否充足?種種一切,都影響他們的體驗。
所以,養生養老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昆明是否能夠讓養老者擁有在其他城市所沒有的體驗感,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此之前,昆明應謹慎對待“養老聖地”等類似的說法和概念,儘快從養生養老者的需要出發,完善我們醫療、政策。如果有可能,在網際網路領域,開發出一些新的產品、打造一些新的平臺,形成排他性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