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因為過食海鮮辛辣,出現丘皰疹、瘙癢,進而面積擴大,並出現滲出及糜爛等溼疹現象,用荊防敗毒散加減(荊芥,防風,羌活,獨活,柴胡,川芎,枳殼,桔梗,前胡,茯苓,炙甘草)內服並外用很快就治好了。
看到這個方子這麼神奇,肯定有人問為什麼?因為關於溼疹,發病非常普遍,遷延不愈,癢起來難以忍受。中醫則認為,溼疹的病因為風、溼、熱邪阻於肌膚。脾失健運多為內因,外感風寒溼熱多為外因。
那荊防敗毒散除了羌活、獨活、柴胡、枳殼、茯苓等藥為面板科常用藥之外,主要還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荊芥和防風。
荊芥和防風是個藥對,相須使用,一般有荊芥就會有防風。那這兩味藥為什麼使用頻率這麼高呢?除了治療面板病還能治療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荊芥性味辛溫。歸經歸肺、肝經,能解表散風,透疹。
1、不論風寒表證還是風熱表證,荊芥“治風通用”
荊芥有發汗解表作用,而且有祛風功效。荊芥辛溫,對風寒感冒、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身痛等症非常適用。但是,也可以配伍薄荷、菊花、桑葉、銀花等辛涼解表或者清熱解毒藥治療風熱感冒、發熱惡寒、目赤咽痛等。
2、宣透鬱熱治麻疹
荊芥有辛散作用能幫助麻疹透發,如果風溼之邪進入營血,蘊鬱化熱產生疹子,面板瘙癢。用荊芥既擅長疏風,又能夠勝溼,將鬱熱透發出來。
葉天士的《本草經解》裡說“少陽膽經,行半表半里,邪客之則往來寒熱;荊芥辛溫,和解少陽,所以主之。鼠瘻瘰癧生瘡,皆少陽火鬱之症;荊芥辛以達風木之氣,溫以發相火之鬱,鬱火散而風寧,諸症平矣。飲食入胃,散精於肝,肝不散精,氣聚而積聚成矣;荊芥入肝,溫能行氣,所以主之。
肝藏血,血隨氣行,肝氣滯,則血亦滯而瘀焉;溫可行氣,辛可破血,故下瘀血也。肺者通調水道之官也,水道不通,則溼熱成疽;荊芥辛能潤肺,肺治則水道通,所以除溼疽也。”這就解釋了荊芥為什麼這麼牛。
3、祛風勝溼
荊芥性味辛溫,其性升浮,溫而不燥,擅長髮汗祛風而解表邪。荊芥既然是風藥,則“風能勝溼”,因此荊芥能祛風勝溼。
防風性味辛甘溫,歸脾經、胃經、肺經。有發表,祛風,勝溼,止痛的功效,是 “風藥之潤劑”。藥性與荊芥類似,配伍荊芥形成藥對,相須使用。
那荊芥防風怎麼用呢?
1、荊防敗毒散
由荊芥、防風、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枳殼、茯苓、桔梗、川芎、甘草組成,能疏風解表,敗毒消腫。
2、當歸荊芥酒
用當歸、荊芥、防風、羌活各60克,蜂蜜250克,水酒1500毫升。 將上藥用水酒煎湯,備用。 能夠活血、祛風、潤膚,適用於傷裂面板及風吹裂面板,痛不可忍者。
美好生活源於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