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腸胃實際上是有“感情”的人體器官,俗話說“百病皆生於氣”,好心態是一種身心健康生長激素,而壞情緒則是內毒素,因此,你的情緒可能與健康息息相關。
近日,昆士蘭大學分子生物科學研究所和腦科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文提出消化性潰瘍疾病(PUD)和其他胃腸道疾病可能與重度抑鬱症(MD)之間存在顯著聯絡。
研究人員利用英國生物庫(UKB)的456,327個人的健康資料,基於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發現了8個遺傳變異“MUC1、MUC6、FUT2、PSCA、ABO、CDX2、GAST和CCKBR”在人體胃組織中高度表達,且8個基因中的6個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潛在的聯絡。
隨後,研究人員使用連鎖不平衡迴歸分析(LDSC)校正了GWAS分析中的多基因遺傳效應,並發現胃腸道疾病的四種消化表型(PUD,GORD,PG + M和IBS)與抑鬱症狀、重度抑鬱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神經質以及失眠等神經性疾病存在正相關。這個結果證明了神經系統與胃腸道疾病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絡,可能具有遺傳相似性。
之前有研究表明,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最強的藥物“質子泵抑制藥(PPI)”用於與“酸分泌”有關的疾病可能會增加嚴重抑鬱症的風險。因此研究人員猜測,胃腸道疾病與嚴重抑鬱症是否也有關聯。
分析結果顯示,胃腸道疾病與抑鬱症之間可能存在雙向關係,即胃腸道疾病可能會引起患有抑鬱症的風險,反之亦然,服用引起嚴重抑鬱的相應藥物可能會導致胃腸道疾病的發生,這可能反映了兩者之間的雙向因果關係或多效性效應。
總而言之,透過鑑定出與胃腸道疾病相關的遺傳基因,可以為患者提供遺傳風險評分,幫助降低胃腸道疾病的發病率。與此同時,將炎症與抑鬱症進行聯合分析,可能為治療胃腸道疾病與抑鬱症提供新的見解,為未來的研究產生潛在的影響。
相信未來,藥物治療將不是解決病痛的唯一途徑,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或許將是科學家們需要重新思考的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