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人吃五穀,不可能不生雜病,中醫認為正常人體是處於陰陽平和的狀態,當陰陽不協調的時候就容易生病。我們都知道,生病了就得醫治,治病少不了的就是用藥,而在中醫的治療方法裡面,有一種方法就是不需要藥物的,那就是針灸。

針灸治療疾病為什麼可以不透過藥物來發揮療效呢?到底是什麼發揮了治療效果?

1.針灸治病最重要的三要素

針灸治病發揮療效是透過三個重要因素髮揮療效的,即穴位、手法和刺激方式。

首先,是經絡穴位。經絡穴位針灸治病的基礎就是,經絡具有執行氣血、溝通內外、調整臟腑功能的作用,穴位是經絡上關鍵的點,對經絡氣血有較強刺激作用。人體經絡分為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筋經、經別、皮部以及絡脈,十二正經和任督二脈上的穴位共有362個,不同的穴位具有不同的治療屬性,不同穴位的組合會發揮不同的作用。

其次,就是針刺的手法,包括進針手法、針刺補瀉手法和催氣手法。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進針手法,比如舒張進針法適用於面板較松的穴位,如針刺中脘穴;挾持進針法適用於針身較長的穴區,如針刺臀部穴位;提捏進針法適用於穴位較表淺的部位,如針刺印堂穴的。

針刺補瀉手法是根據疾病的氣血多少來選擇的,包括捻轉補瀉、提插補瀉、呼吸補瀉、迎隨補瀉、開闔補瀉、徐疾補瀉等。

催氣手法是輔助針刺手法,具有激發經氣的作用,包括循法、刮法、彈法、搖法、飛法、震顫法等。

最後就是穴位的刺激方法。不同的刺激方法效果可能不同,如針刺可補可瀉,艾灸側重於溫補,三稜針放血側重於瀉熱,附子灸側重於溫陽,隔鹽灸側重於止瀉等等。

2.提插、捻轉是針灸最基本的手法

提插、捻轉既可以作為補瀉手法,又是針刺輔助手法。為什麼簡單的提插、捻轉就可以調整經脈氣血呢?

經脈裡的氣血是有流轉方向的,在《靈樞·逆順肥瘦》中這樣講:“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十二正經氣血具體是按以下順序執行:從手太陰肺經開始,到手陽明大腸經,再到足陽明胃經,然後是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最後到足厥陰肝經,再流入手少陰肺經,接著進入下一個迴圈。從而構成氣血執行的“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的環路。

捻轉分為左轉和右轉,分別是以右利手為基礎,補瀉層面講,左轉重為補法,右轉重為瀉法。可見,捻轉是根據氣血流注方向來調整經脈氣血的,從而可以使虧虛的氣血變得充盈,過剩的氣血得以宣洩。

提插來說,就是針身的上下移動過程,可以簡單理解為穴位的深度,或者說是對氣血層次的把握。當病位在深部,須引氣入內,當病位在淺層,須引氣外出。

總而言之,提插、捻轉都是對經絡氣血的調整。

3.針灸治病是透過調整經絡氣血完成的

因為針灸的基礎就是經絡穴位,而經絡穴位裡是執行氣血的通道和關鍵點,針灸治療疾病並沒有使用藥物,靠的是對人體氣血的調整。因為氣血不足導致的疾病,治療就需要激發經絡氣血;因氣血過盛導致的疾病,治療就需要疏導多餘的氣血流通,從而使四肢百骸、五臟六腑都能處於較平和的狀態。

針灸治病說白了就是利用人體自身的恢復能力,針刺透過改善區域性或臟腑的血液迴圈、改善微環境以及激素的變化,從而從整體來使機體功能恢復。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歡迎大家關注我,歡迎點贊、轉發和評論。#針灸##健康##中醫#

5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腹瀉的幾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