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一、長短腿與肌肉不平衡的關係

長短腿患者在進行肌電圖測試時,發現有肌肉活動不對稱和肌筋膜緊張性增加的情況。下肢長短超過2CM的患者,肌電圖顯示為單側的豎脊肌和臀大肌活動,站立時短腿側小腿三頭肌的活動增加。

長短腿患者一些部位普遍會有壓痛,有時股骨大轉子處會有疼痛,也會在較長的腿側小轉子髂腰肌的附著處、腰椎的橫突、附著於恥骨上的大腿內收肌出現壓痛。

長短腿患者站立時,為了維持人體的平衡狀態,常見以下2種代償方式:

1、長短腿患者兩足自然站立,雙足距離數釐米,為了使骨盆維持在水平位置以及避免肌肉側彎,患者可以將較長側的下肢前伸或者伸向一邊,主要依靠較短腿的下肢站立。

其結果就是,傾斜的骨盆會形成腰椎側彎。

2、兩足張開站立,使骨盆向短腿側傾斜,使骨盆軸處於水平位置。

二、長短腿與關節變化的關係

長短腿不糾正,會影響整個身體,常會引起髖關節骨性關節炎,脊柱和膝關節的損傷。較長側的腿會使Wibergs角變小,這樣會增加髖關節單位面積所承受的壓力,從而顯著促進軟骨的損害,以及單側髖關節炎的產生。

長短腿差異大於或等於2.5CM的患者,會出現較長腿側的脛骨部位外側部位的破壞,足外翻和膝關節骨性關節的產生。同時,有研究顯示,長短腿所產生的腰椎凹側骨贅,向同一個方向楔入會使功能性側凸轉變為固定性側凸。

三、長短腿對運動的影響

走路時,長短腿患者會透過足踝的旋前(踝關節背屈、外展、外翻),或者使臀肌和下肢肌肉過度負荷來使短腿側與長腿側平齊,從而使骨盆位於水平位置。

超過2CM的長短腿,可以嚴重破壞豎脊肌、臀大肌、臀中肌和小腿三頭肌的活動時間和強度。骨盆的扭轉也與長短腿有關,長短腿患者會自然地出現相應姿勢扭曲,幾乎接近骶骨的前上水平面。

較短的下肢往往會出現骨盆代償性向前旋轉,較長側下肢出現代償性骨盆向後旋轉的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功能性的代償就會逐漸轉變為固定性的變化。

11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月瘦8斤的姐姐教我做了這道涼拌菜,自從學會了,每週都能瘦2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