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健康,並透過瑜伽健身,來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2020年,由於疫情,大家待在家裡時間比較多,對於瑜伽課程的搜尋持續上漲,關注度排行第一。
但是,對於初學者,該如何入門呢,又該練習什麼呢?
對於沒有瑜伽基礎的人群,首先要拋開網上的瑜伽美圖。因為在這流行曬圖的時代,我們會看不到真實的瑜伽。
瑜伽不是可以劈叉,腿架在脖子上,瑜伽炫高難度體式。
1
破除瑜伽誤區
瑜伽對身體柔韌性有好處,鍛鍊身體的靈活度,減少受傷的機率,更能讓你減輕壓力,放鬆心情,充滿自信。
同時對女性內分泌,腸道等都有好處,還可養顏美容。又能緩解頸部、肩膀和背部的疼痛,是改善體質,塑造體態的不錯選擇,但市場上依舊存在一些對瑜伽的誤傳:
1. 只有身體柔軟的人才適合瑜伽?
雖然練習瑜伽,身體可以變得柔軟起來,但並不是只有身體柔軟的人才適合練習瑜伽,所以練習瑜伽的時候,只需要適度地開啟身體,並不需要追求動作完成的幅度大小
2. 瑜伽就是劈叉拉伸?
瑜伽主要是意念配合呼吸來完成體位的,並不是簡單的拉伸動作。
3. 瑜伽只適合於女性?
4. 每天要固定時間練習瑜伽?
記得有人說過:瑜伽不是一種運動,瑜伽是一種生活方式。把瑜伽融入生活中,這樣的效果才更好,而不要把練習瑜伽固定成一週幾次。
5. 練瑜伽需要吃素,練習前必須空腹?
瑜伽從來不強求練習者吃素,但是隨著練習你慢慢會發現身心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喜歡清淡、更健康的飲食方式。
瑜伽練習前最好空腹,但是如果有餓的感覺,吃上一點水果或者喝上一杯牛奶都無大礙,特別是對於血糖偏低的練習者來說,練習前更是需要補充一點糖分。練完之後最好等30分鐘後再進食。
2
無法完成體式不用責備自己
瑜伽有108個體式,在練習中,我們無法完成體式時,我們往往會怪自己身體不夠靈活。其實我們練習只需要我們穩定靈活的關節,伸展僵硬的部位,以此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
體式不是適合所有人的,也沒有一個人能完成所有體式。
有的人追求高難度體式,而因此受傷的大有人在,因為每個人體質不一樣。不要把瑜伽當做競技比拼,看誰能做的難度大。
我們要知道,花時間,金錢學習瑜伽,是為了健康,為了氣質,身材。不是為了學花樣,掰扯自己的身體。
很多瑜伽學院,會透過高難度體式,吸引學員,但是很多人是做不到的,比如過度的不正確後彎,長期練習會導致脊椎間軟組織受損。
還有劈叉拉筋,適度拉筋讓身體組織保持年輕活力,也促進氣血迴圈,但過度拉筋,把身體韌帶拉鬆了而不自知,反而容易一天到晚這裡痛,哪裡痛,又搞不清楚原因。
3
瑜伽入門適合自己最重要
瑜伽不是速成的,瑜伽老師在你練習中,起到引導作用,能夠讓你在平靜的環境裡,專注的練習。
有意識地覺察身體,與自己連線,培養身體的力量,從而鍛鍊身體。
所以選擇一個好的瑜伽老師很重要。
作為初學者,要知道,全世界的瑜伽都沒有統一的標準,市面上說的國家認可的證書,都不是正宗的。
一般初學者培訓都是十幾二十天或者是一個月。學完不代表你什麼都懂了,知道了。密集的培訓,是交練習方法和誤區等。
瑜伽學習是一條很長的路,需要不斷地紮實練習,和學習去豐盈自己。這樣你才能成為很好的練習者或者教授者。
那我們如何選擇對的課程呢,需要我們去體驗,只有練習後,你身體會給你答案。光看是體會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