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誰都想長命百歲,一生健康!

然而很遺憾,這人過了40歲以後,體檢報告完全正常的其實很少,或多或少的,總會有幾個指標異常。

當然了,很多指標都不重要,輕微升高或降低都沒事,比如尿酸稍微高點,只要跟啤酒、燒烤還有損友們告個別就好,不必大驚小怪!

但也有幾個指標不懷好意,可能是癌細胞入侵的訊號,要提高重視程度,比如“肺結節”、“佔位”這幾個讓人心驚肉跳的字眼,瞧著就有點慌。

別慌!

從整體來看,肺結節很常見!有個粗略的說法,大約20%的成年人有肺結節,可能還不止這個比例,但這些結節大多數不是癌症,良性結節遠遠多於惡性!

良性肺結節的形成原因比較多,比如肺內淋巴結(菸民更常見)、肺結核、隱球菌感染、塵肺、外傷、良性腫瘤、寄生蟲等等,大多數不要緊。

比如上圖這個結節,靠近肺門大血管,但內部有多發鈣化,像爆米花一樣,這是錯構瘤(一種良性腫瘤)的典型表現,不必緊張。這裡有個小竅門:直徑<2.0cm的結節,如果內部有鈣化(白色區),基本都是良性!因為肺癌在小時候很少發生鈣化。

但是,嗯,凡事最怕但是……

我國是肺癌高發國家之一,每年大約有80萬新發肺癌病人,而很多肺癌早期表現為肺結節。即:惡性肺結節,大多數是肺癌!所以,判斷肺結節的良惡性非常重要!

惡性肺結節的CT片長什麼樣?

下面聊聊惡性肺結節的特點,隨便給大家看一些有代表性的CT片子,很簡單。

首先按照密度,我們把肺結節分為三類:純磨玻璃結節、混合磨玻璃結節、實性結節。

1.混合磨玻璃結節惡性比例最高,多為肺腺癌,當病灶小於3釐米且實性成分<50%時,治療效果最好!

像上圖這種結節,混合磨玻璃,實性成分比例小於50%,多數分化良好,手術可以治癒,並且不需要後續治療,手術後定期複查就好。

這個結節直徑1.6cm,有不規則實性成分,且病人比較年輕(不60歲),選擇手術治療,病理是原位腺癌,已治癒,手術後不會復發。

上圖這個病灶也是混合磨玻璃結節,直徑也是1.6cm,但實性成分>50%,手術病理為低分化肺腺癌(以實性型和微乳頭型生長為主),為降低復發風險,手術後打了化療。

2.實性結節惡性機率最低,如果是<5毫米的實性結節,惡性比例還不到1%。但隨訪中逐漸增大的結節,要高度懷疑肺癌。

上圖是浙江曹捍波教授分享的病例,一位老菸民,定期複查CT,右下肺小結節灶在兩年的時間段逐漸增大,及時做了手術切除,病理是肺鱗癌

很多肺結節在小時候不具備典型表現,無法判斷良惡性,此時定期複查CT往往是最恰當的方式,發現有增大跡象再手術,不會耽誤治療,也就避免了過度治療。這裡也有個小竅門:通常認為間隔一年增大超過1.5mm,才認為結節有增大,小於這個數值常常不能排除測量誤差。

3.長期存在的純磨玻璃結節,約90%是腫瘤性病變或浸潤前病變,但大多數是惰性病灶,小於1.0cm的通常可以隨訪觀察,有增大再手術也不會耽誤治療。

這位男士65歲,體檢發現純磨玻璃肺結節,1.4cm,形態不太規則,手術病理是微浸潤腺癌,不需要化療,5年生存率接近100%。

對於純磨玻璃結節,通常分化良好,多為惰性病灶,大家不要緊張!一般年輕群體超過1.0cm,老年人超過1.5cm再考慮手術也是可以的(強調:這裡指的是純磨玻璃結節)。

再說一下“肺佔位”

當CT片懷疑腫瘤性病變時,有時候醫生會在報告單中描述為“佔位性病變”,這種的通常需要進一步檢查,甄別良性腫瘤和其他一些容易誤診為肺癌的疾病。

常用的進一步檢查方式包括:增強CT、支氣管鏡、經皮肺穿刺、PET-CT、多學科會診、抗生素治療後複查等。

上圖這位病人,結節很不規則,有毛刺和胸膜牽拉,肺門側還有血管進入,這些徵象高度提示惡性,但增強CT無強化,且病灶密度高於50HU,最終證實為肺結核球,不是肺癌。

這位女士,右下肺條形磨玻璃影,邊界不清,似乎像炎症,但抗生素治療10天,1個月複查CT沒有任何吸收變淡,最終手術切除,病理是肺腺癌。

所以肺結節的判斷跟算命先生相面一樣,有時候癌症也能貌似忠良,炎症也能面目猙獰,需要進一步甄別。

#肺癌、肺結核,為何總是傻傻分不清##非常病例#

8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心酸!漏尿三十年,尿墊使用上萬個,原來15分鐘就能擺脫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