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概況
患者高婷婷(化名),女性,37歲,患精神分裂症病史9年,突出症狀表現為:(1)敏感多疑、被害妄想,懷疑鄰居偷她的東西,認為鄰居在水裡投毒,拿著水樣到處檢測;(2)被監視感,感覺有人監聽她的電話,在視窗監視她的一舉一動;(3)傷人毀物、自殘自傷,發作時辱罵鄰居、摔砸傢俱,家屬稍有勸阻就會被威脅毆打;(4)睡眠質量下降,夜間入睡困難,睡著易驚醒;(5)思維邏輯紊亂,胡言亂語,行為舉止異常;(6)懶散邋遢,一個月也不願洗一次澡,渾身散發著臭味而不自知,整日躺在床上無所事事。
患病始末
高婷婷原本有著安定的生活,在當地的一家零件加工廠工作,家庭關係比較和諧,夫妻感情很好。但9年前丈夫因故去世後,高婷婷的情緒就開始出現了變化,原本內向、溫柔的一個人變得越來越敏感、好猜疑,總是懷疑鄰居偷她的東西、說她的壞話,為此與鄰居爭吵過好幾次;半夜不睡覺,拉著父母說自己的電話被鄰居監控了,鄰居還透過窗戶監視她的一舉一動,她感到很害怕;後又懷疑鄰居要害自己,往自己家的水裡投毒,不顧家人勸阻拿著水樣到處檢測。
治療過程
家屬帶她去醫院就診,診斷為精神分裂症,予以喹硫平、奧氮平等藥物治療,病情有所好轉,出院後一直服用藥物治療。第二年冬春季節,高婷婷的病情開始反覆,出現被害妄想、胡思亂想、失眠易驚醒、脾氣暴躁、懶散邋遢等症狀,到處宣揚鄰居要害自己,多次打報警電話請警察保護自己,為此常與鄰居產生衝突,家屬稍有勸阻就會被威脅毆打。家屬再次將她送至精神專科醫院住院治療,但高婷婷認為醫生被鄰居收買了,和鄰居合夥起來害她,因此拒絕服藥、抗拒住院,後因打傷2名護士被強制性綁在床上予以藥物治療,心疼女兒的父母依從患者的意願辦理了出院。
出院後,高婷婷的症狀越發難以控制,她開始自殘、自傷,睡不著就拿刀劃傷自己,家屬問及原因,她說反正鄰居也要害死自己,不如自己先下手。除此之外,患者還存在情感淡漠、生活習慣邋遢、暴力衝動、整日無所事事、嚴重脫離社會。
為求進一步手術治療,家屬聯絡到我科,在隱瞞就診過程的情況下,家屬藉口自己身體不適要來上海體檢治療,將高婷婷順利帶至上海市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功能神經科。入院後,醫生對高婷婷進行了術前精神症狀評估和查體,並在住院後的第7天下午進行了微創手術治療。
術後第二天,高婷婷從ICU轉至功能神經科病房。家屬發現,原本異常的精神症狀,如被害妄想、敏感多疑、脾氣暴躁、暴力衝動,術後幾乎不再出現,可以與周圍人正常溝通交流,也不再排斥飲用外部水源,睡眠獲得較大改善。專家查房時,問及患者的手機號碼、家中親戚情況等日常問題,患者都可以流利回答,說明術後意識清晰、問答切題,思維和行為恢復正常。術後第二週,在專家的批准下,家屬辦理了出院。
為什麼精神疾病會在春季高發?
精神疾病之所以在春季高發,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春季氣候與患者之間的間接影響。從寒冬進入暖和的春季,人體代謝進入旺盛期,體內環境和內分泌活動發生變化,體外紫外線強度與溫度增高,再加上人們群體互動、生產活動增多等因素作用,導致精神疾病相對容易產生,或原有疾病加重等情況。
另外,精神病人對氣溫、氣壓、氣溼、氣流等氣象要素的變化高度敏感。氣候的變化容易引起人腦分泌的激素紊亂,誘發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等多種精神心理疾病。如果自身適應能力差,也會導致體內外環境失去平衡,心理機能混亂,精神行為發生異常改變,由此就會促進精神疾病發病、復發,甚至進一步惡化,導致患者人格改變、社會功能下降,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家屬應警惕復發風險 選擇恰當的治療手段
在這我想提醒廣大患者家屬,在冬春交替之際,要多關心精神病人的情緒及症狀變化,督促其規律服藥、按時就醫,以避免精神疾病復發;若病情復發,應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多數患者會獲得較好療效。對於藥物難以控制的精神病患者,例如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等,如其精神症狀總是反覆發作,特別是在冬春季節交替時,其症狀十分頑固,危害自身及社會,家屬可以考慮讓其採用外科微創手術治療。
藥物需要與受體結合發揮作用;而神經調控手術,是直接將病變的神經環路阻斷,發揮長效治療作用。神經調控技術是透過微創手術,用物理方法即射頻技術,將射頻電極插到神經病理環路的特定靶點上,使接觸部位的神經細胞發生熱凝固,即阻斷其神經病理衝動的傳導。因為直接阻斷了神經病理訊號的傳導,不必像藥物那樣需要參與複雜的生理、生化反應過程,所以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
致廣大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