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血常規是一般且基本的血液檢驗,血液是由有形細胞和液體兩大部分所組成的。血常規檢驗的是血液的細胞部分,血液中有三個不同功能的細胞,分別是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主要觀察數量變化和形態分佈來判斷疾病,血常規是醫生診斷疾病常用輔助檢查手段之一。有人認為血常規就能查出癌症,這到底是不是真的。

血常規能不能查出癌症?

血常規顧名思義是透過血液進行各項指標檢查,是否能查出癌症並不是很絕對。做檢查時僅僅有一小部分人會出現癌症方面的異常症狀,症狀並不是很明顯。大部分人做血常規檢查時沒有任何變化,即使癌症病人做血常規檢查,也有可能顯示跟正常人一樣的指標。所以血常規檢查只是一種參考依據,若想確診癌症還需做其他的檢查。

哪些指標異常需引起重視?

1、白細胞

白細胞檢查包括其數量和分類,白細胞的基本功能是防控感染,在不同情況下白細胞的數量變化不一樣,根據白細胞數量和型別分析來診斷和判斷疾病嚴重程度。白細胞升高分為反應性和腫瘤性的,受到細菌感染、患有白血病以及過敏時會使得白細胞計數升高。不過細菌感染所引起的白細胞升高,主要以中性粒細胞升高為主;急性白血病時不成熟的白血病腫瘤細胞增多,慢性白血病期成熟形態的各種白細胞量多,過敏性疾病時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白細胞下降或是正常骨髓造血低下引起的,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和再生障礙性貧血,也有可能是化療或某些藥物導致的,又或是先天性遺傳性減少。另外,白細胞消耗和破壞過多會使得白細胞計數減少,如艾滋病病毒或其他病毒導致的淋巴細胞減少,受到嚴重細菌感染和傷寒感染所導致的粒細胞減少。

2、紅細胞

做血常規檢查時透過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水平及紅細胞比容來分析紅細胞量。若全部升高提示紅細胞增多症,一般跟吸菸患有肺部和心臟疾病有關;造血系統腫瘤也會影響到紅細胞,使得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升高,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病人血紅蛋白每升高達180克。若以上三個方面都降低很有可能是貧血。

3、血小板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細胞成分,其基本功能是止血。長時間出現沒有誘因的血小板增多需警惕腫瘤性疾病,如原發性骨髓纖維化或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若血小板數量減少,會使得面板、內臟和粘膜出血,也可以表現是月經量增多、鼻子或牙齦出血。血小板減少跟藥物、受到感染以及骨髓造血受到抑制有關。

溫馨提示

做血常規檢查時若出現以上異常,還需進一步做相關檢查。多留意自身症狀,若出現不明原因疼痛、身體進行性消瘦和體重下降和全身乏力,還需去醫院做檢查,看看是不是癌症來臨。

#家庭醫生超能團#

參考資料:

1、《血常規,能不能查出癌症?提醒:3個指標有異常,要做詳細檢查》,腫瘤科張正榮,01-31

2、《科普|帶你讀懂體檢報告上的血常規》,健康中國,2016-07-05

10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糖尿病患者中常見胰島素使用誤區,4點教您正確使用胰島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