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今天是3月3日,同樣也是世界愛耳日,自2013年起,世界衛生組織將“中國愛耳日”確定為“國際愛耳日”,截止今天,這是全國第22屆愛耳日。昨天世界衛生組織釋出了《世界聽力報告》,報告顯示,目前全球至少有五分之一的人聽力受損,聽力損失影響全球超過15億人次,其中4.3億人聽力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聽力損失。到2050年,預計會出現四分之一的人有聽力問題,近25億人將患有某種程度的聽力損失,其中至少7億人將需要康復服務。近80%的聽力受損者生活在中低收入國家,大多數聽力受損者無法獲得干預治療。

聽力受損,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忽視掉的一個問題,但是世衛組織公佈出如此驚人的資料,也並不是危言聳聽。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們處在一個個噪音環境中,聽力能力正在日漸受損,再加上不少人都喜歡採耳,挖耳朵等,同樣也導致我們的耳朵不斷受傷,聽力下降。另一方面就是聽力下降可能是先天就有,導致聽力下降的因素很多,常見的是遺傳因素、噪聲暴露、耳毒性藥物、感染病毒或細菌、腫瘤、外傷等原因。病因不同,從而出現的聽力下降的性質和程度也不同。

那到底有哪些人是聽力損失的高危人群呢?其實很好分辨,首先這幾類人很有可能就是聽力受損的人,第一種就是經常喜歡掏耳朵的,尤其是喜歡用硬物來掏耳朵的人群;第二種就是經常戴耳機聽歌的人群,無論是在坐地鐵還是平時走路運動,一直都是帶著耳機聽歌的;第三種是經常熬夜,壓力過大還休息不足的人群,這類人群往往有許多不良情緒,精神壓力十分大;第四種就是居住、工作環境噪聲十分大的人群,或者是經常去KTV、酒吧等噪聲大的地方。如果你是其中一種,就應該多加註意自己的耳朵健康了。

其實保護聽力健康也不是很難的事情,牢記這5點,遠離聽力受損不是問題:

1.要避免長期處於嘈雜的環境中,也不要長時間使用耳機。如果特別喜歡聽音樂的話,就一定要遵守耳機聲音不超過60分貝的原則,即音量不超過最大輸出的60%,而且每次聽的時間不超過1個小時。有條件在不打擾別人的同時,可以儘量選擇外放歌曲。

2.要避免洗澡、游泳時候耳朵頻繁進水,這樣可以防止耳朵發炎,如果耳朵進異物的話就要立即到醫院就診。同時儘量不要用任何尖銳硬物摳耳朵,避免耳朵受外傷、凍傷等。如果耳朵受傷一定要及時去醫院。

3.千萬要避免在耳朵生病時乘坐飛機,如果是鼻子不通氣的人群,在上飛機前半小時最好在鼻腔噴藥,如果坐飛機時耳部出現不適,要做吞嚥的動作,或者咀嚼口香糖、小口間斷喝水。這樣也能有效避免耳朵受傷。

4.如果出現聽力下降的情況,就要儘早到醫院做耳朵檢查及聽力檢查,積極治療耳部疾病。對於聽力損失較重的人群,可以選擇佩戴助聽器或者進行電子耳蝸植入手術。

9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醫用化驗指標臨床意義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