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說的“血管瘤”主要包括了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兩大類,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良性腫瘤。經過專業醫生評估後需要治療的“血管瘤”,可以透過區域性塗藥和口服藥物、硬化劑注射、鐳射、手術切除、介入栓塞、電化學治療、銅針栓塞等方法治療。眾多治療方法中,其中硬化劑注射是比較有效、微創的一種治療方式,而且我們科室開展的是超聲引導下注射硬化劑,更精準。
超聲引導?硬化劑注射?有效?微創?
聽著很“專業”的樣子,但是沒聽懂 (捂臉……)
快搬好小板凳來聽聽:
硬化劑注射就是用一根細針把藥物注射到血管瘤、血管畸形病變組織裡,使其內部出現一系列的反應使得腫脹的病變部位逐漸收縮、封閉直至最後消退,同時對周圍組織、對外觀的影響也非常小,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那超聲引導又是什麼意思呢?
硬化劑注射治療分為普通注射和超聲引導下注射:
·普通注射:直接將藥物注射到病變部位,主要用於肉眼能看清楚的、比較淺表的血管瘤/血管畸形。
·超聲引導下注射:就是在超聲指引下進行輔助精準的硬化劑注射治療,它可使注射更加微創、精準、有效。
主要用於那些長在了比較深層的面板、肌肉等組織,肉眼沒法看清楚外表或者只能看到外表的一小部分,此時就需要一個能幫助醫生看清內部病變的深淺、大小、分佈、血流等情況的“透視眼”——超聲。
超聲引導的作用主要體現如下:
▶ 可以顯示血管瘤/血管畸形的二維形態;
▶ 清晰顯示病變的浸潤範圍,對於位置較深或部位特殊的病變, 超聲引導下的穿刺注射可以避開重要血管、神經、肌腱等重要組織,減少組織損傷的機會,降低嚴重併發症的發生機率;
▶ 能夠幫助醫生精確計算單位體積裡硬化劑的注射劑量,若硬化劑太少達不到理想效果,若硬化劑太多可能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併發症;
▶ 有助於醫生選擇最佳注射部位,將藥物直接均勻的注入病變區域中,使病區保持持久和較高的藥物濃度,達到治療目的。避免既往“盲目穿刺注射”的弊端,使誤注入正常組織的機會大大減少,明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所有的血管瘤/血管畸形患者都適合進行硬化劑注射治療嗎?
硬化劑注射治療血管瘤/血管畸形適應症廣泛,可應用於多數的先天性血管病變,病變比較簡單、體積小的血管瘤/血管畸形,一般進行1~3次硬化劑注射即可取得較好效果,不需要其他治療。但是有些比較複雜、血流速度快、生長位置比較深、面積比較大的,打幾次硬化劑後還是控制得不徹底,需要聯合使用其他方法提高療效。
寫在最後:
超聲引導下注射硬化劑治療血管瘤/血管畸形,不僅需要醫生具備豐富的診療血管病變的經驗還需要具備專業的超聲技術,目前國內還沒有普及。此治療模式需要多學科協作,我科不僅有先進的超聲裝置,治療血管病變經驗豐富的專業醫生,還會聯合超聲科醫生共同為患者治療,可真正做到全過程引導,精準把握好硬化劑的劑量,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