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善意的謊言:安慰劑效應
我們平時一定都非常熟悉一個說法,叫“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這個說的是一種心理暗示。通常來講,我們都會對各種事情有自己的心理暗示,有時候心理暗示很強烈,甚至真的會改變我們對事物的執行和判斷。
這種心理暗示,在人們面對一些疾病的時候,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經常有人會這樣覺得:平時身體有點不舒服,去了醫院,把掛號錢交了,好像瞬間就覺得病好了一大半,還有人說,有點小病,吃了藥之後馬上就覺得好多了。其實這樣的感覺聽上去有些“玄學”的色彩,甚至有人覺得太邪乎了,但是這背後,卻有真實的科學依據來支撐,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主題,安慰劑效應。
對於安慰劑效應,醫學界一直存在著非常大的爭議和討論,這些討論很多至今也未平息,有些人似乎還把安慰劑效應上升到了道德倫理層面來進行一些討論,如果病人知道自己正在接受的治療就是“吃假藥”,相信大部分人都有種“被耍了”的感覺,所以用這種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到底合適嗎?
雖然對於這種善意的謊言,人們還沒有對它到底是好是壞蓋棺定論,但是作為一種神奇的現象,人們的確做了不少研究,也非常有意思,有人也許會納悶了,不吃真的藥,並自己就能好?如果有這麼神奇的存在,那麼吃藥幹什麼用呢?下面就讓我們來聊聊這個神奇的“善意的謊言”,安慰劑效應。
什麼是安慰劑效應
所謂的安慰劑效應,就是心理學家發現的一個有趣的現象,這個現象表明,人們在生病時,就算吃的藥對於這個病壓根沒有治療的效果,但是人們的症狀也在慢慢的好轉,因為從心底裡他們就相信,自己的健康情況慢慢都會有所好轉。
簡單的說,這就是人們強大的意念的作用結果。那麼,什麼樣的東西可以算作是安慰劑呢?這個種類可以說是非常多了,主要包括了各種不含有有效成分的藥片,膠囊,藥丸,針劑,各種注射劑,點滴,等等等等,都可以算作安慰劑的範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們都不含有有效成分。
我們在這裡解釋一下有效成分,也就是藥物真的作用於病患的那種成分,比如說任何普通的藥片,都是由有效成分和安慰劑共同構成的,而安慰劑起到的作用,在這裡就是給藥片定型等等,因為真正的有效成分,在任何藥片中的含量都是非常小的,大部分我們吃下去的真正的藥物,主要成分都是一些澱粉類,或者對人體無傷害的色素類物質,或者是糖漿,水等等,在它們中混合了少量可以真正治癒疾病的有效成分,就夠了。
那麼安慰劑效應,就是在患者並不知情的情況下,給他們服下安慰劑,患者以為自己真的吃了可以治病的藥物,就會在這種心理預期中慢慢變好。舉幾個例子,比如對於一些哮喘患者,給他們注入生理鹽水後,發現哮喘有效的得到了緩解,其效果就跟使用了真正的哮喘藥一樣。
對於偏頭痛的患者,在他們不知情的情況下給他們吃下澱粉做的跟藥丸一樣形狀的安慰劑,奇蹟般地患者竟然覺得偏頭痛都好了很多,或者有一些患者身上一些部位存在病痛,醫生只是簡單的將面板切下來進行進一步化驗分析,但是卻讓患者認為給他們做了手術,患者病痛部位真的有所緩解,這些神奇的現象,都可以用安慰劑效應來解釋。
安慰劑作用的發現史
安慰劑作用最早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呢?安慰劑這個詞,源自於拉丁語詞彙“Placebo”,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大致有“能使人愉悅”的意思。
安慰劑效應其實很早就被發現了,因為早在1785年時,英國當時的醫學辭典《New Medical Dictionary》就對安慰劑效應有所記載了,當時英國人已經明確地承認了安慰劑在醫學上的作用。如果在這個時候就出現了記載,那麼很容易證明,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安慰劑效應就已經被人們發現並且應用了。
事實證明,在當時的醫學界,運用安慰劑是相當普遍的一件事情,很少有人會把運用安慰劑和道德倫理問題聯絡到一起“上綱上線”,醫者也不會因為害怕損傷到自己在醫學界的聲譽而對安慰劑的運用有什麼猶豫。
曾經有這樣的實驗,證明了安慰劑效應真實的效果。在1801年,科學家John Haygarth做了一個這樣的實驗,把之前被稱之為是“弄虛作假”的醫療儀器的材質簡單進行了更改,再利用到患者身上,進行對比實驗。
早在1795年,美國醫生Elisha Perkins發明了一個“神奇的”金屬儀器,並且聲稱無論是哪個部位有病痛,患者只要簡單地在上面摩擦半個多小時,病痛就會得到緩解甚至消除。這樣的儀器在我們今天看來,大部分人都會對其嗤之以鼻,這不就是打假的時候最愛撞槍口的騙人的東西嗎?但是在當時,這個儀器卻風靡了整個歐洲,就連當時的美國總統托馬斯傑弗遜都是這個儀器的忠實“粉絲”。
John Haygarth做的實驗,就是將Perkins生成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儀器的材質氪金,改成木頭,再利用到病患身上,實驗證明,那些認為氪金儀器管用的人,木質的儀器對他們有著同樣的神奇功效,這就是非常著名的安慰劑效應。
同樣的,在二戰的時候,科學家發現,當他們跟患者說已經給他們服藥,實際上只是服用了沒有藥物成分的安慰劑患者中,竟然有35%的患者真的感覺到病症的到了緩解,這樣的發現對於二戰年代的藥物緊缺,無疑起到了非常大的緩解作用。
近十年以來,科學更是進一步發現,安慰劑效應對很多病症都有緩解的作用,例如像帕金森,心血管疾病,心理疾病例如抑鬱症,狂躁症,以及物質成癮等,安慰劑效應對其都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安慰劑效應的關鍵在於心理暗示
曾經研究人員做過這樣的一類研究,是關於醫院中一種可以自動注射藥物的藥物泵的,這種藥物泵,可以非常準確的控制藥物的用注射劑量,流速快慢等等,相信有過住院經歷的人,對這樣的藥物泵都不會陌生的。醫生對於藥物的鎮痛效果,進行了這樣的研究。
其中對於一組病人,醫生明確地告訴他們,接下來要使用鎮痛的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然後再注射藥物,而對於另一組病人,醫生並不在使用鎮痛藥物的時候對患者進行告知,只是在患者不知不覺的過程中,就把藥給打了。
經過對不同種類的各種鎮痛藥物進行了研究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提前告知患者要注射藥物,患者的對於藥物的反應,以及藥物的療效相比起不告知患者的對比組,都是有差異的,接下來的治療對於“有心理期待”的患者,似乎會更有效一些。
這個研究非常有利的證明,治療期間心理暗示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也正是這樣的心理暗示,給安慰劑效應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這種心理暗示的主要來源,是條件反射和期望,所謂條件反射,則是基於自己的過去的經歷,給患者的一種固有印象,而所謂期望,則是患者內心認為:“我用了藥物,我的情況就會有所好轉”的這種期待。
還有一個非常類似的實驗,將病人分成了三組,第一組病人不被告知任何情況,只給他們注射生理鹽水,第二組病人被注射生理鹽水,然後被告知因為在做研究的緣故,他們注射的很有可能並非真正的藥物而是安慰劑,第三組病人在被注射生理鹽水後,被告知他們注射的是有效的鎮痛劑。
當然了,這三組病人後面都需要真正的額外鎮痛劑來幫他們緩解病痛,但是對於第三組病人,他們需要的額外鎮痛劑遠比第一組和第二組病人要少,對於第一組病人來說,他們需要的額外鎮痛劑是最多的。透過這個實驗也可以看出,同樣的療法,心理暗示不同的情況下,很可能對療效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
心理學家稱:運動,健康飲食,睡眠質量評估等也屬於安慰劑
相信我們平時都非常注重養生,尤其是我們現代的人,對於養生,有著格外的熱情,我們對於各種養生手段可以讓身體更健康,都深信不疑,於是為了能活的更久,活的有更好的生活質量,現在的人都對健身,健康飲食,保持睡眠質量有著非常高的追求。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這一系列的“健康生活方式”,其實其中也暗藏著安慰劑效應。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健康飲食,和良好睡眠質量單純的是“心理作用”,而是說在安慰劑效應的作用下,人們從健康飲食,運動以及良好睡眠中所獲得的益處,已經遠遠超出了它們本身帶來的價值,因為在運動,吃得健康和好好睡覺的時候,人們就 對自己的身體變好有所“期待”,慢慢的身體真的變好了。
這種安慰效應,在家長身上甚至都能體現出來。曾經有一位小夥騙媽媽說每天晚上都去運動,實際上則是去朋友家玩了,而過了一段時間以後,他媽媽竟然開始覺得他變得更加強壯了,正是因為他媽媽有了這種“運動使孩子身體強壯”的心理暗示,所以自然而然就會認為她的孩子更加強壯了。可見魯迅口中的“精神勝利法”,雖然在他口中是一種諷刺,但是如果從安慰劑效應的角度看來,也算是有可取之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