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人體經脈有如錯綜複雜的交通路線,但大半會經過腰腹,當局部氣血凝塞即產生迴圈不良,就會造成腰痛。

也就是說,腰痛與體內許多經脈中的某一段不通暢至為密切,例如通行背部的足太陽經、走身體側面的足少陽經、走身體前中線兩側旁及腿部外側緣的足陽明經、走腹部一圈的帶脈、走腿部內側中線旁到達腰腹的足太陰脾經與足厥陰經等等。我們如果能從身體經絡所經過的“關鍵處”也就是“穴位”使其氣血暢通,往往就能對調治腰痛得心應手。

腰部毛病大致可分為三類,只要能掌握三大穴,再搭配其他輔助穴,用鍼灸、按摩、敲打、食療、放血、運動多做幾次,以及中藥假以時日,各類腰痛多可獲得緩和,並預防其他問題。

鍼灸傳統醫學一般將腰部毛病扼要的分為三類,比較能簡單地對症下藥:

寒溼腰痛──陰雨天發作更甚、腰冷如冰腎虛腰痛──痠軟無力、過勞加劇外傷腰痛──痛處固定不移,轉側時更痛重點講解最常見的第一類腰痛—寒溼腰痛

起因:常坐臥在溼冷之地,或冒雨涉水,或勞動出汗很多時,受到寒溼之邪,或是現代人太常吃冰、喝冷飲所致,溼邪夾纏留而不去,阻塞體內經絡,以致氣血迴圈受阻,導致發生腰背重痛,不能俯仰,或痛連到臀部下肢,患部肌肉拘急(肌肉緊張或抽搐),常覺寒冷,一遇陰雨天更加重。舌苔白膩,脈搏沉弱或沉遲如同老人。

紓解:除了要活用三大腰痛主穴外(詳見下一章),再加上特別能幫助去除寒溼的配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

大腸俞穴

大腸俞,出自《甲乙經》,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是大腸的背俞穴,內應大腸,是大腸之的氣在背部輸注、轉輸之處,所以是治療大腸病症與腰痛的要穴。

它在第四腰椎棘突下再往左或右旁開二指處,主治腰脊痠痛、腰腿痛、下肢痿痺、腹脹、便祕、腸鳴、洩瀉等。

關元俞穴

關元俞,出自《太平聖惠方》,屬於足太陽膀胱經,與任脈的關元穴相應(俗稱丹田處),是人體元陽之氣在背部輸注、轉輸之處,是治療虛衰的要穴。

注: 《太平聖惠方》,簡稱《聖惠方》,是北宋王懷隱等人奉皇帝命令收集一萬多個藥方,編纂成100卷的方書

位置在第五腰椎棘突下再往左或右旁開二指處,主治腰痛、腿痛、腹脹、洩瀉、尿床等。

大家可在下腰兩側,即左右臀部上半部(兩側髂骨頂點之間,第四及五腰椎的左右),以大拇指用力按壓數次,每次壓30秒以上,一日按數次。或用拳頭下緣以柔勁敲打此處5分鐘,一日敲數次。

艾條灸 最適合慢性腰腿痛

為什麼在幾十萬種植物中,幾世紀以來的中醫都獨獨只使用艾草做為鍼灸的工具?鍼灸,是外中國人覺得非常神奇的一種自然療法,既不用藥也沒什麼副作用,就能夠有明顯的治病效果。

但其實針與灸是兩種不同的治療手法。針,是用一次性的消毒鋼針,刺入穴道,產生連鎖反應。灸,則是用艾草點燃後在穴道上薰灼,以幾百度的熱能刺激穴位。國際上研究發現不管針或灸都有改善迴圈、鎮痛、消炎、活化關節、調節內分泌、興奮或抑制內臟功能、產生腦內啡等多樣化的作用。

灸法

將艾條點燃後,手掌根靠在穴位附近,以燃燒的艾頭接近穴道,以感覺熱、微微刺痛為原則,可用“雀啄”方式進行,即將艾條一上一下刺激穴道,像麻雀在地上撿拾吃東西一樣。

換句話說,當艾條往下接近穴位時停一下下,一有燒灼熱痛感便往上翹開,再重複接近、離開面板穴道。這樣就不會感覺太燙,或燒傷面板。或是以艾條在穴道周圍繞小圈圈,也能產生作用。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加速衰老的4個行為,比熬夜還傷人,多做一次皺紋就長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