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夏季與夏氣相通應,在五行為火,在五味為苦,在五色為赤,在五化為長,在五氣為暑,在五方為南,在五季為夏,在五臟為心,在六腑為小腸,在竅為舌,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志為喜。

夏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季節,自然界一派炎熱之象,屬陽中之陽的太陽。心為火髒,陽氣最盛,同氣相求,故與夏季相通應。人體的陽氣有著隨自然界陰陽升降而發生相應變化的活動規律。一般來說,心臟疾患,尤其是心陽虛衰的患者,其病情多在夏季緩解,而陰虛陽盛之體的心臟病和情志病,又往往在夏季加重。即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的“陽盛則身熱……能冬不能夏”。從預防角度看,中醫養神理論重視因時調攝,主張在夏三月 “夜臥早起,無厭於日”(《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儘量延長戶外活動時間,使人的身心符合陽氣隆盛狀態,使心的功能達到最大限度的擴充套件,發揮生命的潛能。從治療角度看,中醫學提出了 “冬病夏治”理論。如陽虛性心臟病在冬季易於發作,而在夏季內外陽氣隆盛之時給以適當調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夏季氣候炎熱,人體氣血趨向體表。因此夏季人的消化功能較弱,容易心煩意亂,許多人會在夏季產生一些厭食、失眠等症狀,因此在夏季要格外注意。

夏季之六節氣養生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勿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這是 《黃帝內經》關於夏季三個月調神養生的總則。夏季三個月,起於立夏止於立秋前一天,有六個節氣,即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每個節氣十五天。夏季是萬物生長,繁榮秀麗的季節,夏季養生正當時,掌握一些夏季養生保健方法,才能讓你輕鬆度過 “難熬”的炎炎夏日。

一、立夏養生

“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每年的5月5日前後即為立夏。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此時,太陽黃經為45°,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立夏時節,萬物繁茂。古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立夏以後養生原則是 “春夏養陽”。

立夏三候

立夏分為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1)一候螻蟈鳴:螻蟈,小蟲,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謂之土狗是也;《淮南子》曰:螻蟈鳴,邱螾出,陰氣始而二物應之。《夏小正》:三月螜則鳴是也。

(2)二候蚯蚓出:蚯蚓即地龍,《歷解》曰:陰而屈者,乘陽而伸見也。

(3)三候王瓜生:《圖經》雲:王瓜處處有之,生平野、田宅及牆垣,葉似栝樓、烏藥,圓無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開黃花,花下結子如彈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細而多糝,又名土瓜,一名落鴉瓜,今藥中所用也。

即是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蛄 (即螻蟈)在田間的鳴叫聲(一說是蛙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

(一)精神調養

立夏前後,天氣轉熱,傳統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時節,人們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過分緊張、惱怒,會增加心血管系統的負擔,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容易發生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暢達、輕鬆的情緒,則是緩解及減輕心臟負擔的一種好方法。

(二)起居調養

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夏季正午1點到3點氣溫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飯後,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腦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所以,中午人們總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應增加午睡,通過午睡來補充睡眠。中午沒午睡習慣的人,可聽聽音樂或閉目養神,以保證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充足的體力。衣著方面,夏天出汗多,衣服要輕薄,清洗勤換。立夏後要注意不可過度出汗,運動後要適當飲溫水,補充體液。運動方面,立夏後的運動不要過於劇烈,可選擇相對平和的運動如太極拳、太極劍、散步、慢跑等。

(三)飲食調養

立夏以後飲食原則是 “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心為陽髒,主陽氣。初夏之時,老年人氣血易滯,血脈易阻,每天清晨可吃少許蔥頭,喝少量的酒,促使氣血流通,心脈無阻,便可預防心病發生。立夏之後,天氣逐漸轉熱,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飲食方面要少吃熱性的食物,多吃酸味食物,如酸梅湯、涼粉、山楂、糖拌番茄等均屬此類,這類食物可以清熱消暑,增加體內的水分,以補充出汗的消耗。多吃魚、海蔘、芝麻、豆類、小米、玉米、紅薯、核桃、山楂、洋蔥、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蘆筍、南瓜、香蕉、蘋果等;少吃動物內臟、雞蛋黃、肥肉、魚子、蝦等,少吃過鹹的食物,如鹹魚、鹹菜等。

(四)防病保健

立夏節氣常常衣單被薄,即使體健之人也要謹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汗之劑,以免汗多傷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氣血瘀滯,以防心臟病的發作。故立夏之季,情宜開懷,安閒自樂,切忌暴喜傷心。

此外注意預防菌痢,夏季氣候適宜痢疾桿菌繁殖,天熱人們喜歡吃生冷食品引起腸胃功能紊亂,這些都是菌痢多發的原因。應搞好環境衛生、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加強對飲食、水源管理,消滅蒼蠅,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潔瓜果。初夏時節氣候乾燥,人易上火,避免焦慮、緊張情緒;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防治口瘡發生。還要注意預防流行紅眼病。此病潛伏期短,受感染後24小時內發病,自覺雙眼劇烈疼痛,畏光流淚,有異物感。得了紅眼病,一要防止傳染,二要及時治療。

1.節氣灸選穴建議:大椎、心俞、氣海、關元、神闕、膻中等。

2.經絡調養立夏應以養脾胃為主,建議選取足陽明胃經上的穴位。

(1)足三裡穴:足三裡有兩個特點:一是雙向調節,二是應急。胃痛的時候,馬上用手指點按刺激足三裡,可很快止痛。

(2)上巨虛穴:它是大腸的下合穴,專門治療腹痛、腹瀉、便祕、消化不良等。足三裡垂直向下四個橫指的位置。

(3)下巨虛穴:它是小腸的下合穴,主治吸收不良、腸炎、小腹疼痛等。在上巨虛穴再垂直向下四個橫指的位置。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失眠、睡不好、夜間尿頻?吃安眠藥不好?10個習慣,養成好睡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