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中國人素來講究“適時而食”,通俗的講就是什麼季節吃什麼樣的食物。
我們的身體就像腳下這片土地一樣,食物如同養料,按照季節進食,身體就會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與天合一。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身邊不少人胃口變得越來越差,面對大魚大肉和辛辣的食物也失去了往日的興致。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五月應該食用的素菜。
一、苦瓜
素來我們主張: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
五月初夏,多吃苦一定是少不了的。記得每年夏天母親總會在餐桌上端上一盤苦瓜,或涼拌、或清炒,為了讓我們忘掉那個苦味,甚至會晒乾後進行熗炒。可是那股子苦味總是讓我望而生怯。
母親總是苦口婆心的跟我們說,帶苦味的食物大多為寒涼性質,夏天天氣溼熱,人易暴躁,易上火,應多吃苦味食物,來中和體內熱氣。特別是針對像我這樣體質偏熱氣的人,更應該多吃點“苦頭”。
二、白蘆筍
說起5月,最矜貴的食材當屬有“時蔬女王”之稱的白蘆筍!相較青蘆筍,白蘆筍更嬌貴更受追捧。每年四月下旬至六月下旬,德中國人的餐桌上最應季節的蔬菜就是白蘆筍,他們稱之為“蘆筍季”。歐洲人對於白蘆筍的重視程度不亞於中中國人秋季對大閘蟹的執著。
白蘆筍的生長週期只有短短的四十多天,因其極其珍貴,也被稱為"皇家蔬菜", "可食用的象牙","白色的金子"。據說這也是太陽王路易十四最愛的時蔬。
三、黃瓜
黃瓜為葫蘆科黃瓜屬植物,也稱胡瓜、青瓜。黃瓜含水量高達96.7%,是所有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也是當之無愧的“水瓜”。眾所周知,人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水,其中成年男性身體中水的含量高達65%,女性為60%左右。一直以為女生是水做的,直到看到這組資料,才知道男性才真真的是水做的呢。
除了水分,黃瓜也是富含各種維生素群,帶皮吃維生素更高哦。說起黃瓜,最好的食用方法還是涼拌,用醋汁拌,加入大蒜。中醫認為,醋和蒜屬溫性食物,可以防止黃瓜寒涼傷脾。
四、蠶豆
蠶豆也是夏季常吃的食物之一,關於它,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關於蠶豆食用的方法,各種文章記載的很多。譬如說:
宋代宋祁《益都方物略記》中記載:“佛豆,以鹽漬食之,小兒所嗜。”
就連我們平日裡熟悉的大文學家魯迅,也對於蠶豆是相當的喜愛。魯迅在《吶喊·社戲》提到:“羅漢豆正旺相,柴火又現成,我們可以偷一點來煮吃的。”
蠶豆有益氣健脾、利溼消腫等功效,特別適合暑熱和溼氣重的夏季食用。當然切記,也不是人人都能吃蠶豆的哦,三歲以下的孩童還有家族中有蠶豆病史的人不能使用新鮮的蠶豆。
五、山梔花
看到這有沒有覺得筆者瞎扯,花也能作為菜來吃?能入菜的梔子花與我們平日裡所看到的梔子花有所不同。它常生長在山野中,在灌木叢裡,在高大的松樹林下。它沒有層層疊疊的花瓣,只有六瓣白色單薄的花瓣。
它是山野中一抹清新的存在,在一片的淺綠深綠碧綠中,輕風中微微搖曳,散發清香。母親告訴我們這是藥梔子,它每年的五月次第綻放,是採摘食用最好的季節。
山梔子有花蕊,食用的時候需要剔除花蕊,花瓣在熱鍋水裡過一遍。只需在熱油鍋中走一下,撒上調料,配上幾顆碧綠的小蔥花,一道匯聚最鮮美味道,最清新視覺的佳餚就上桌了。
五月,再忙碌的日子,也要記得照顧好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