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40歲,常年喜食辛辣、油膩之物,四個月前的陳先生髮現肛周長了個“小疙瘩”,雖然時常有分泌物流出,但由於不痛不癢,他便也沒放在心上。
四個月後,紅腫發熱,按壓上去有明顯波動感,疼痛明顯。經詳細專科檢查,陳先生被診斷為“肛瘻伴感染”,需及時手術治療。
那麼,究竟什麼是肛瘻?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什麼是肛瘻?
肛管直腸瘻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腸,故常被稱為肛瘻,是指肛門周圍的肉芽腫性管道,由內口、瘻管、外口三部分組成。
內口常位於直腸下部或肛管,多為一個;外口在肛周面板上,可為一個或多個,經久不愈或間歇性反覆發作。
大部分肛瘻由肛門直腸膿腫破潰或切開排膿後形成,膿腫逐漸縮小,但腸內容物仍不斷進入膿腔,在癒合縮小的過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暢不易癒合,日久後腔道周圍有許多疤痕組織,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
肛瘻是常見的直腸肛管疾病之一,發病率僅次於痔,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多見於青壯年男性,可能與男性的性激素靶器官之一的皮脂腺分泌旺盛有關。
肛瘻是如何發生?
01
腺源性肛瘻
肛管齒線位肛隱窩內肛腺感染,沿肛管直腸肌肉及軟組織間隙蔓延擴散,形成開口瘻道或不開口的竇道,向下形成低位肛瘻,向上超過肛直環(或瘻管在肛直環內)形成高位肛瘻。
腹瀉、便秘、疲勞、抵抗力下降是常見誘因,90%肛瘻由此發生,治療較為容易,手術多能一次性治癒。
02
裂源性肛瘻
由於肛裂繼發感染蔓延形成瘻管,因肛裂位置較低,多形成皮下瘻,是陳舊性肛裂常見併發症,多見於肛門前後正中位,前方發生複雜性肛瘻的較多,女性常見。
03
囊源性肛瘻
由肛門直腸周圍間隙內(或盆底)囊性腫物生長體積增大及排便腸蠕動擠壓,囊壁移行至肛管直腸交界薄弱處(肛隱窩),在抵抗力下降時誘發感染。
形成囊性竇道或瘻道,頂端位置往往較高,有光滑、寬曠、分隔狀囊性內壁,常見於皮樣囊腫、表皮樣囊腫、畸胎瘤等,佔高位肛瘻30%左右。
因內壁有上皮組織不易完全祛除及囊壁較硬不易關閉癒合,難於一次性手術治癒,臨床上稱為“複發性複雜性肛瘻”。
04
痔源性肛瘻
因血栓痔感染形成瘻管,多為皮下瘻,或向上形成粘膜下瘻,混合痔血栓形成感染形成的肛瘻內口多在齒線位痔體兩側,右前方母痔區發生較多,且易行成較為複雜的肛瘻。
05
腸源性肛瘻
由於慢性炎性腸病,如潰瘍性直腸炎、克隆氏病,潰瘍感染波及直腸壁向下形成瘻道至肛周,一般以原發病表現為主,肛瘻治癒較為困難。
06
醫源性肛瘻
因肛門直腸檢查、手術治療引起感染蔓延擴散形成肛瘻。主要是齒線位肛隱窩肛腺受損傷、分泌不暢引起感染繼發,常見不正確結紮痔核或縫線於齒線位引起。
隨著手術方式的改進,此類肛瘻發生逐漸少見;更少見於盆腔其它手術如直腸、子宮、膀胱、骶尾椎手術感染形成瘻道。
07
傷源性肛瘻
因誤吞魚骨、雞骨,排便時刺入肛管周圍組織或外來銳器直接刺穿肛管直腸周圍組織,引起感染擴散蔓延形成肛瘻,不易癒合多由異物存留組織間隙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