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昏昏欲睡、身體沉重、腸胃不佳、精神不振以及四肢沉重等等都是溼氣重的表現,所以我們常說“溼氣重百病纏”。那麼,如何去溼氣呢?
溼氣怎麼來?詳細說,一是因為外在潮溼的環境,也就是溼邪進入到了身體,比如長期呆在溼氣重的地方、淋雨沒及時擦、洗頭沒吹乾就睡覺等等情況,導致外界的溼氣進入體內,這是外溼。二是身體自己產生的溼邪,也就是內溼。現代人貪涼、熬夜、不愛運動,脾胃越來越虛,由此導致的後果,就是脾的運化功能受到傷寒,水溼聚積體內,形成內溼。
怎麼判斷體內是否存在溼氣呢?1.起床時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溼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麼大致可以肯定體內有溼了。
此外,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是不是發酸、發沉。如果小腿肚發酸發沉,也可能是溼氣的表現。
2.如廁時
如果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體內肯定是有溼氣在侵蝕。大便後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有溼的一種表現,因為溼氣有黏膩的特徵。如果不方便觀察馬桶,也可以觀察手紙。大便正常的話,一張手紙就擦乾淨了,但體內有溼氣的人,一張手紙是不夠用的,往往要用三到五張才能擦乾淨。
3.洗漱時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刷牙前對著鏡子看看舌頭,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溼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且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
中醫教你去溼氣,做好這三點,祛溼很容易!1.斷外邪,避外溼
日常生活最好減少暴露在潮溼環境中。尤其對溼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不要直接睡在地板上、潮溼下雨天減少不必要的外出、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以及不要沒吹乾頭髮就睡覺。
2.科學飲食,適量均衡
腸胃系統攸關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不建議攝入過多。此外,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也不建議攝入過多。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易無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寒涼性質。提醒:薏苡仁、赤小豆、槐花以及綠茶等食材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可以適量多攝入。
3.增加運動,助力祛溼
現代人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呆在密閉房間內,很少出汗,身體調控溼度的能力變差。運動出汗是去溼氣很好的方法,建議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以及瑜伽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迴圈,增加水分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