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藏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誌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
(接前文)再往下叫做溼傷肉,風勝溼,也就是說過度的溼氣就會傷及到脾胃。這裡的肉是代表脾胃的意思,因為脾主肉。所以你得看懂這段條文,風勝溼,風為什麼勝溼?風是誰所主?是風木,木是代表風,在天為風。那麼火呢?在天為熱,所以風是勝溼,溼是指的中央生溼,溼生土,是指的土。所以說這個地方你也能讀出它背後的意思,就是木克土的意思。
在這裡我在這裡面也跟大家共享一個臨床上小的心得。什麼叫酸勝甘?什麼最酸啊?我們知道的中藥材裡比較酸的有那麼幾個,一個是五味子,五味子特別酸。五味子不僅是酸,還苦,還鹹,所以說五種味都多,但是它比較明顯的一個味是酸味,當然要是嚐嚐五味子就知道齁酸。還有一個是山茱萸,也叫山萸肉,山萸肉也是特別酸的。曾經我給一個患者開了個方叫六味地黃湯,六味地黃有熟地、山萸肉、山藥、茯苓、澤瀉、丹皮,這就六個藥,給他開了之後,他說“彭大夫,不對,您這藥是不壞了,怎麼煮出來的,味道酸酸的?”我說“有點酸味兒就對了,因為裡邊有山茱萸,它的味道就是酸的,沒有酸味還不對了。”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經常吃的一味藥,叫做烏梅。烏梅,這個味道非常酸,倒牙,有老百姓酸的都倒牙了,但烏梅對小朋友脾胃不和也好,或者是說有點小皮疹也好,面板瘙癢也好,我在臨床上經常用它治這一類的病。因為古人叫做酸甘化陰,就是酸味的烏梅,再加上冰糖煮出來的湯,叫烏梅湯。烏梅湯治療這些面板病,脾胃不和的這種病非常管用,因為酸主收,而且烏梅味酸一方面收,另外一方面還可以開胃,再放點冰糖,有點甜味兒,小朋友非常愛喝。
臨床上有一個科是很難治的,叫做兒科,兒科這個病一方面你問診就問出來,有很多小朋友他不會表達。你問他哪裡疼?他說他嘴疼,其實不是嘴疼,是他肚子疼,他肚子有問題,但小朋友表達錯了,你就得根據經驗,各種各樣的進行推導,到最後發現他真正問題在哪裡。第二個是小朋友不愛喝藥,你辛辛苦苦把藥開好了,之後他一嘗味兒不對,然後很討厭,他就把藥一推,家長還得捏著鼻子往裡灌,效果能好的了嗎?這不行,所以這兒科病不太好治。
但是兒科有一個特點是什麼呢?只要開對了藥之後幾天就會見效,兩三天就會見效。因為兒童有一個特點叫臟腑清靈,隨撥隨應。臟腑很輕靈,怎麼撥它,它就這麼應。這就是兒科。所以我在臨床上給小朋友看病的時候一般來講,除非那種比較棘手的病,一般來講開的藥都是比較好喝,容易接受的,不是那麼苦。這第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