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說起精神分裂,很多人的腦海裡面立刻就會出現一副瘋子的畫面,但是事實究竟是不是這樣的呢?今日就讓我們一起來走入精神分裂者的世界,看一看精神分裂會有什麼表現吧。

精神分裂的表現

失眠

大多數的患者表現為難以入睡,入睡時也很容易醒來,也不願意接受治療。這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見症狀之一。

情緒不穩定

患者經常臉無表情,對周圍事情無所謂,有時無故大發雷霆,或為小事哭吵,對親人不熱忱,或視為敵人,經常謾罵,有時無故哭泣,或痴笑。

幻覺妄想

在精神病領域,妄想尤指難以糾正的病態信念,與現實不符,與個人處境和文化中公認的信念也不一致。幻覺是指在沒有現實刺激作用的感官情況下出現的知覺體驗,是一種虛幻的知覺。幻覺是一種主觀體驗,主體的感受與知覺相似,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知覺障礙 。

思維渙散

對精神分裂症來說,最明顯的論證之一是精神分裂症者說話漫無邊際。前言不搭後語,特別體現在年輕患者的身上。精神分裂症患者說話時經常出現聯想散漫,想法會從一條思維轉向另一條思維,結果是說話內容越來越遊離於主題之外。病情嚴重時,語句之間便毫無相干。不過,這並不是說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對一個問題作出直接的回答。他們和正常人一樣能無困難地對給定的刺激做出非常常見的一級聯想。

如果經常出現以上症狀,就要及時就醫了。

那麼精神分裂症可以怎麼樣治療呢?

藥物治療

抗精神病藥物,能有效地控制急性和慢性精神症狀,提高精神分裂症的臨床緩解率;緩解期內堅持維持治療者多可避免復發;在防止精神衰退治療中常發揮出積極作用。

個別心理治療

根據患者個人的臨床情況、應對能力及個人意願,採用支援性心理治療技術,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干預,以減少復發,減少社會應激,增進社會及職業功能。理想的個人心理治療最好以富於同情、善解人意的持續性的人際關係為基礎。結合各種不同的治療技術。其具體治療目標應按疾病的不同時期進行規劃。較適合於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療技術有激勵療法和行為治療等。

行為治療

基於學習理論,運用各種方式訓練病人的各種技能,如行為動作、人際關係、競爭能力、生活技能等,將某些複雜的問題進行分類,然後再訓練各種技巧來完成這一行為或解決這一問題。包括有特殊技能訓練、解決問題方法訓練、概括及表達能力訓練等多種形式。大多數研究認為,率法對減少精神病理症狀和再住院無明顯療效,但能使病人獲得某些有目的的技能,能改進個體的社會適應能力。

9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1+1>2”!校地合作共建新都區醫學檢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