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時間以來人們認為,對身體的炎症要自始至終的加以控制!就是要消炎。這種認識還正確嗎?
哈佛大學健康出版社出版了《瞭解炎症》(Understanding Inflammation)給出的解釋是:它在癒合和修復傷口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維持身體的安全和健康。
所以,現在我們認為有些炎症是好的。太多的往往是壞的。
因此我們要知道什麼時候炎症是在發揮它維持身體安全的作用?,什麼時候可能引起問題?
出現炎症跡象就像汽車的儀表盤上亮起了一個報警燈,它提示身體什麼地方有問題了。我們的反應不止是簡單解除報警燈,而要找出背後原因。 炎症也一樣。它是在告訴我們身體正在發生一些事情,需要引起注意。
急性和慢性《瞭解炎症》把炎症分為兩種:急性和慢性。急性炎症很好解釋,如果你受傷了,就會在受傷處周圍發紅,發熱,腫脹和疼痛。當這是因為當身體受傷時,免疫系統會釋放白細胞,包圍這一區域,把這個區域保護起來。
所以急性炎症是身體抵抗感染,幫助加快癒合。 這時炎症是有益的,因為它可以保護身體。對於感冒或流感等病毒,也是這個原理。
但是,當炎症的“火力”太猛,又持續很長時間時,免疫系統不斷地派出白細胞和化學信使來延長這個過程,就成了慢性炎症。從人體的角度來看,如果身體一直受到攻擊,忠實的免疫系統就不會停止戰鬥。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時,白細胞最終可能攻擊附近的健康組織和器官。例如,對於肥胖的的人內臟脂肪細胞過多(脂肪肝),免疫系統可能會將這些細胞視為威脅,發出白細胞攻擊它們。長時間處在這樣情況下,就會出問題了。
研究表明,慢性炎症與心臟病,糖尿病,癌症,關節炎和腸病(如克羅恩氏病和潰瘍性結腸炎)有關。
由於慢性炎症持續時間可能很長,它和以上疾病的關係 類似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沒法回答。”是慢性炎症增加罹患這些疾病的風險?還是這些疾病是慢性炎症的”副產品“?並不能說的清楚。
怎麼區別?急性炎症不需要在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擔心,最多就是服用一些緩解症狀的藥物,也可以冷敷以減輕腫脹。 最好讓炎症發揮作用,幫助身體治癒。
當然,急性炎症的背後原因可能還是需要治療。例如,細菌感染可能需要抗生素,因此,如果發燒或出現一些明顯症狀(例如劇烈咳嗽或呼吸急促),還是要去醫院。
慢性炎症處理起來比較棘手。因為慢性炎症通常我們看不到它,它沒有像急性炎症那樣有明明顯的身體狀況。
如何預防或減輕不一定能看到或感覺到的炎症呢?可以透過體檢或醫生開具的一些檢查,綜合判斷是否有炎症跡象。 例如血液中的C反應蛋白,紅細胞沉降率。但這不是最好的方法。
《瞭解炎症》說,最好的方法是預防與慢性炎症有關的疾病。回到最基本層面上:“健康體重,良好飲食習慣,充足的睡眠以及定期運動。”
吃對了,多運動飲食和運動在控制慢性炎症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們都可以幫助控制體重增長和改善睡眠。
目前我們還沒有足夠證據表明某種飲食可以預防慢性炎症。但是,某些食物與促進或抑制炎症反應有關。這些食物還可以降低與慢性炎症相關疾病的風險,例如心臟病,肥胖和癌症。
減少或戒除高糖飲食,如軟飲料,加糖的果汁,加工的肉製品以及精製米麵食物(如麵包,蛋糕)。 這些食物會使血糖水平升高,容易讓人暴飲暴食,體重增加。
此外,多吃富含抗氧化劑的多酚類食物,這些食物可以減少炎症。包括所有型別的漿果,櫻桃,李子,紅葡萄,蔬菜有,洋蔥,姜,深綠色多葉蔬菜,例如菠菜還有綠茶。
經常運動可以幫助預防與慢性炎症有關的疾病,尤其是心臟病和肥胖。 2017年一項關於``大腦,行為和免疫力''的研究發現,僅進行2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等同於跑步機上行走)就可以起到消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