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沒什麼科學依據,特別是“餓治百病”的說法,實在有些誇張,不吃晚餐也並不算科學的做法。對於一個有吃晚餐習慣的人來說,時不時不吃晚餐還會紊亂胃腸習慣,造成消化不良、反酸燒心、損傷胃腸粘膜等情況。
那為什麼會有“不吃晚餐,餓治百病”的說法?其實還是和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有關,隨著生活條件提高,人們也不像以前那樣食不果腹,整天過著捱餓的生活,但相應的,又出現了“營養過剩”的情況,人們整天高油高脂、高糖高鹽,熱量攝入超標,逐漸造成了肥胖,而肥胖的出現引起更多三高、心腦血管疾病的爆發,所以,這餓幾頓權衡一下熱量的攝入反倒可能幫助人們預防肥胖等問題。以前大家都巴不得吃上幾頓肥肉,現在大家還更喜歡五穀雜糧,粗茶淡飯了,這紅薯玉米的價值可比鮑魚魚翅更看在眼裡,大家都會特意選擇熱量低,油脂少,卡路里低的飲食方式了。
不過,“清淡飲食”不代表不吃油不吃鹽,更不代表啥也不吃來餓一頓。雖然晚上我們代謝較低、活動也減少,需要的能量不多,但至少還是多少需求少量能量來維持基礎代謝供能和少量活動所需,所以多少還是建議吃一些,我們可以少吃幾口,但不要一點都不吃,比如吃上一小碗粗糧飯,一小盤青菜或豆腐,適當吃點精瘦肉,如果真的那麼挑剔,那麼吃點脂肪含量更低的禽肉、魚蝦肉也完全沒問題。如果真的是一點都不吃的話,過度的飢餓可能會讓我們難以熬過睡前這麼長的一段時間,沒準還會因為忍不住想吃去買一頓宵夜。
不吃晚餐也可能突然破壞了腸胃的消化習慣,原本要消化的胃,到了飯點又開始釋放胃酸,開始研磨,結果卻沒有食物供它消化,結果胃酸可能會造成反酸,引起腸胃不適,胃還可能會研磨到胃壁,損傷胃黏膜,長期下來誘發胃病。
有句話是“能吃是福”,不過還是應當多把握進餐的分量,最保護胃的吃法就是日常說的“七分飽”,所謂的七分飽就是感覺自己還可以繼續吃,不過並沒有太大的慾望,吃到這個程度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因為美食的誘惑停不住嘴,但也絕對不要認為應該不吃食物減少熱量攝入,這樣其實對健康也是不利的,另外,熱量的攝入和吃多吃少沒關係,主要和食材的挑選、烹飪方式相關,不吃晚餐可能會阻礙營養成分的攝入,造成低血糖,也可能威脅腸胃健康,我們可以選擇粗茶淡飯,清淡飲食,特別是年齡較大的人群,更應當注意營養的補充,而營養豐富≠吃得多,食材豐富,熱量攝入適宜,是更合適的方式。對於肥胖、三高患者來說,可選擇合適的“輕斷食”飲食方式,每週選擇兩天減少熱量攝入,但也不推薦某一餐完全不吃,可以每一餐少吃一些,但也不能忽略飽腹感,否則更容易暴飲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