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概說·沿革

《內經》:對汗的生理及病理有了一定的認識。“五臟為液,心為汗。”

《靈樞·五癃津液別》說:“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溼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金匱要略 水氣病脈證治》首先記載了盜汗的名稱。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自汗論治》對自汗、盜汗作了鑑別。

“無問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著汗出,即名盜汗,或雲寢汗。若其飲食勞役,負重涉遠,登頓疾走,因動汗出,非自汗也。”

《景嶽全書·汗證》對汗證作了系統的整理,認為一般情況下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但“自汗盜汗亦各有陰陽之證,不得謂自汗必屬陽虛,盜汗必屬陰虛也”。

《臨證指南醫案·汗》謂:“陽虛自汗,治宜補氣以衛外;陰虛盜汗,治當補陰以營內。”

《醫林改錯》補充了針對血瘀所致自汗、盜汗的治療方藥。

《醫林改錯 · 血府逐瘀湯所治之症目》說:”竟有用補氣、固表、滋陰、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盜汗,用血府逐瘀湯。”

病因病機

一.病因:

1.體虛久病:

2.情志不調:

3.飲食不節:

基本病機: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致汗液外洩失常。

二、病機

1.陰陽偏盛偏衰,腠理不固,營衛失和,津液外洩為汗。

2.病理性質有虛實之分,但虛多實少,自汗多為氣虛,盜汗多為陰虛,虛實之間可兼見或相互轉化 。

3.自汗日久可傷陰,盜汗久延則傷陽,以致出現氣陰兩虛或陰陽兩虛之候。

診斷與鑑別診斷·診斷

一、診斷要點

1.主要表現:不因外界環境影響,在頭面、頸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晝日汗出溱溱,動則益甚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後汗止為盜汗。

2.伴隨症狀:自汗常伴有氣虛不固的症狀;盜汗常伴有陰虛內熱的症狀。

3.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自汗、盜汗。

辨證論治·分型論治

1.肺衛不固證

主症:汗出惡風,稍勞汗出尤甚,或表現

半身、某一區域性出汗。

兼症:易於感冒,體倦乏力,面色少華。

舌脈:脈細弱,苔薄白。

治法:益氣固表。

代表方:玉屏風散。

加減:

汗多者,加麻黃根、浮小麥、 五味子、煅牡蠣;

氣虛者,加黨蔘、黃精;

兼陰虛者,加麥冬、五味子、人蔘(生脈散)養陰斂汗;

2.陰虛火旺證

主症: 夜寐盜汗或有自汗。

兼症:五心煩熱,或兼午後潮熱,

兩顴色紅,口渴。

舌脈: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降火。

代表方:當歸六黃湯。

加減:

汗多者加龍骨 、牡蠣;

骨蒸潮熱,可加秦艽、銀柴胡、白薇;

相火妄動者,可合知柏地黃湯;

陰虛為主、火熱不甚者,可改用麥 味地黃丸。

3.心血不足證

主症:自汗或盜汗。

兼症:心悸少寐,神疲氣短,面色不華。

舌脈:舌質淡,脈細。

治法:補血養心。

代表方:歸脾湯。

血虛明顯者,可加熟地、首烏補血;

汗出較多,加五味子、煅龍牡、麻黃根、浮小麥斂汗收澀。

4.邪熱鬱蒸

主症: 蒸蒸汗出,汗液易使衣服黃染。

兼症:面赤烘熱,煩躁,口苦,小便色黃。

舌脈:舌苔薄黃,脈象弦數.

治法:清肝洩熱,化溼和營。

代表方:龍膽瀉肝湯。

胃火上攻,蒸蒸汗出,面赤發熱,氣粗口渴,

喜冷飲,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胸腹脹悶可選用竹葉石膏湯。

溼熱內蘊,熱勢不盛者可選用四妙丸。

汗證·臨證要點

(一)汗證是臨床雜病中較為常見的一個病證,也可作為虛勞、勞瘵(zhai)、失血、婦人產後血虛等病證中的一個常見症狀出現,在辨證論治時要加以區別。二對於後者的治療,在止汗的同時更應側重於原發病的控制。

(二)自汗多屬氣虛,盜汗多屬陰虛,但亦有陽虛盜汗、陰虛自汗者。因此,必須四診合參,才能辨證準確。臨床亦有鬱火、溼熱、瘀血等導致的汗證,故清瀉鬱火、清熱化溼、活血化瘀等法亦漸受重視。

1.加強體育鍛煉,注意勞逸結合,避免思慮煩勞過度,保持精神愉快,少食辛辣厚味,是預防自汗盜汗的重要措施。

2.汗出之時,腠理空虛,易於感受外邪,故當避風寒,以防感冒。汗出之後,應及時用乾毛巾將汗擦乾。

3.出汗多者,需經常更換內衣,並注意保持衣服、臥具乾燥清潔。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屁股擦對了,泌尿感染遠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