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統計
據資料統計,在中國20歲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為11.6%,糖尿病前期的比例高達15.5%,中國已經成為糖尿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而且發病人群越來越年輕化。
更可怕的是,中國還有約60.7%的糖尿病患者未被明確診斷而無法及早得到有效的治療和科普教育,而且還有相當一部分已經明確診斷的患者依然不重視血糖的控制,繼續逍遙快活,執迷不悟,後果很嚴重。
發病機理
糖尿病是一種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用障礙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
簡單的說就是胰島素缺乏或作用被抑制,從而導致糖的代謝紊亂,進入人體的糖分不能被自身利用而滯留血中,血糖升高之後,糖由腎排出,而發生糖尿。
常見症狀與併發症
1.典型症狀:三多一少症狀,即多尿、多飲、多食和消瘦。
2.不典型症狀: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症狀不典型,僅有頭昏、乏力等,甚至無症狀。有的發病早期或糖尿病發病前階段,可出現午餐或晚餐前低血糖症狀。
3.急性併發症的表現:在應激等情況下病情加重。可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多尿加重,頭暈、嗜睡、視物模糊、呼吸困難、昏迷等。
4.慢性併發症的主要表現:
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無視力下降以及下降的程度和時間;是否檢查過眼底或眼底熒光造影;是否接受過視網膜光凝治療。
②糖尿病性腎病:有無浮腫,尿中泡沫增多或者蛋白尿。
④反覆的感染:例如反覆的面板感染,如癤、癰,經久不愈的小腿和足部潰瘍。反覆發生的泌尿系感染,發展迅速的肺結核。女性外陰瘙癢。
⑤糖尿病足。
糖尿病的危害
持續高血糖與長期代謝紊亂等可導致全身組織器官,特別是眼、腎、心血管及神經系統的損害及其功能障礙和衰竭。嚴重者可引起失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等急性併發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滲昏迷。
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可掉以輕心,要定期監測血糖,規律服藥,嚴格注意飲食、生活習慣。
炸雞可樂飲食
糖尿病的日常食譜
一、早餐
1、主食:高纖維饅頭或餅等高纖維主食。
2、副食:
①煮雞蛋或荷包蛋一個。
②淡豆漿、牛奶或小米粥可任選一種。
二、午餐
1、主食:高纖維大米飯、高纖維饅頭、高纖維麵條或其它高纖維主食。
2、副食:
①瘦肉、魚、雞、鴨可根據情況選擇。
②清炒蔬菜、涼拌蔬菜、豆製品等。
三、晚餐
1、主食:
①高纖維饅頭、高纖維大米飯等高纖維主食。
②喜歡喝粥者可根據個人習慣選擇小米粥、綠豆粥、紅小豆粥等。
2、副食:
①蔬菜、豆製品等。
②雞、鴨、肉、魚等可根據個人喜愛情況選擇。
四、睡前牛奶
晚上睡覺前喝純牛奶一杯,約300毫升。
五、糖尿病人的飲食注意事項
1、每日主食必須吃夠,不得少於300克(幹品)。
2、每日所食蔬菜品種和副食要多樣化,不要單調。
3、食鹽不超過6克,食用油用植物油,不超過18克為宜。
4、每日主食做到大米、麵粉混合食用才有益健康,即一天二頓大米主食、一頓面主食;或一頓大米主食、二頓面主食。
5、科學合理飲食的基礎上,每天的水要喝夠,不要等渴了才暴飲。
中醫對糖尿病的認識
根據糖尿病的症狀表現,中醫將之歸屬於“消渴病”的範疇,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有文獻記載。漢代大文豪司馬相如患的就是消渴病,最後也因此而致命,在古代這歸屬於“富貴病”一類,都是生活條件過分優越所致。
而今天由於物質生活條件改善,糖尿病患者迅速增多,而且此病多纏綿歲月,治癒難而復發易。
中醫強調糖尿病患者若能慎起居,節飲食,常運動,亦能卻病延年,與正常人無異,不能過分依賴藥物。
中醫養生保健方案
飲食療法
糖尿病人必須嚴格控制糖類的攝入。中國主要以大米與小麥為主食,二者含糖分高達77%,一般糖尿病人每日主食量應限制在200-300g,但是病人常常會因此而飢餓難受,所以要增加含糖分量低或者不含糖分之輔食,從而使病人獲得足夠的營養與熱量。
食材選擇
可以選用一些即可作藥用又可作食物的中藥,例如玉竹(含糖量25%)、山藥(10%)、芡實(30%)、粉葛(15%)、黑豆(30%)、荸薺(俗稱馬蹄子,18%)、蘿蔔(16%)、苦瓜(4%)、花生(21%)、番木瓜(即未熟之萬壽果,12%)。
以上藥物,尤其是玉竹、山藥、芡實、苦瓜四者,現代藥理已經證實有降低血糖作用。病人可將其互相搭配,作為藥膳,即可充飢,又能治病,一舉兩得。
山藥是治療糖尿病的主藥,另外他比較推崇山藥配伍赤小豆,其實赤小豆與芡實的作用差不多,赤小豆味甘性平,含有三種皁甙(dài),有解毒、消炎、止渴、清熱的作用,《名醫別錄》提到以之治療糖尿病效果優良。
山藥
食療方選擇
玉竹30g、山藥30g、芡實30g(赤小豆30g),亦可加入適量玉米鬚,加水煮令熟透,豬胰(廣東人叫豬橫脷)一條,切碎,後下煮數沸,加調味品,肉、湯、藥同食。(以豬胰做藥引同煎,屬於中醫臟器療法之一,《藥性草本》也有條文推薦。)粉葛(葛根)60g、黑豆30g、牛肉200g,同煲熟食。
葛根
3.蘿蔔200g、荸薺10個、生薑3片、瘦肉200g,同煲熟食。(此方宜內熱者服)
4.青皮番木瓜300g、花生30g、鱧魚(也叫斑魚)一尾約300g、生薑3片。
5.苦瓜300g,切碎,先煮數沸,擠去苦味。豬肉(鯽魚、草魚亦可)150g,加蒜頭、豆豉煮食。
運動療法
無論中醫還是西醫,均普遍認為體育鍛煉中的耐力運動,如步行、慢跑、游泳、騎單車等乃治療糖尿病的一項重要措施,肥胖型患者更應該堅持不懈。
因耐力運動能使肌肉中的葡萄糖得到充分利用,血中糖分就能迅速到達四肢,使血糖降低,減輕胰腺負擔。
對於中老年人,何老更主張以步行為主,並非緩慢踱步,而是中等步速行走(無心腦血管疾病疾病者,可以快步行走),每分鐘走100-110步,每次半個小時,每日三次,運動總量不超過5公里。若能持之以恆,便可取得較好療效。
文章末尾送一句話給大家,“慢慢來,比較快”,慢慢得來的病,你就必須慢慢地把它退去,萬事萬物皆有其因果,該快的慢不了,該慢的也快不了。
糖尿病並不可怕,雖說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只要治療方法得當,在口服西藥或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中醫的優勢,配合中藥調理或食療,可使血糖穩定,改善諸多不適症狀,提高生存品質、帶病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