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期望和追求,但是健康是什麼呢?俗話說:“身體無病即是福”。告訴我們只要我們身體的各個部分沒有出現問題就是福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健康。但是這種定義有點狹隘和侷限。因為人體不光是有肉體,更有精神思維。每個人不可能單獨存在,人和人之間要相互溝通、相互交流、相互交集。如此等等的問題都會對人產生影響,從而影響人的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軀體的完整無異常、心理精神正常、社會適應能力良好。所以,健康包括軀體的完整、心理的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健康。
明白了什麼是健康。那大家可能會問,如何獲得健康。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的祖先在《黃帝內經》中就告訴了我們。《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黃帝問岐伯:“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飲食有節,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勿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在這段對話中岐伯告訴黃帝,一個人要想健康,就必須要飲食、起居等都要有規則,要遵循自然規律,而不是違反自然規律。這也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健康是需要管理的。“健康管理”這個概念來源於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其核心的要點是通過對於人群進行健康知識的普及與管理,從而有效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發生與發展。從而達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的目的。健康管理與中醫學“治未病”有異曲同工之妙。健康管理的出現與社會發展、疾病譜的改變都有密切的關係。由於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慢性疾病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主要因素,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等。而這些問題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等加以控制和管理,從而預防和減少這些疾病的形成和發展,這就是“健康管理”形成的歷史條件。國外如此,國內也是如此。隨著中國經濟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痛風等成為影響國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所以國家提出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了以預防為主的理念和方針。
為了更好的發展健康產業,2005年10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第四批正式釋出了“健康管理師"等新的職業。同年12月將其納入衛生行業特有職業(工種),2017年健康管理師正式編入新版國家人社部職業資格目錄清單。健康管理師是從事對於人群或者個人健康和疾病監測、分析、評估以及健康維護和健康促進的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