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他對我說他長期受失眠折磨,為此他嘗試過各種辦法,希望可以獲得一個好的睡眠。
例如:
他試過睡前運動,想讓自己在疲乏中進入夢鄉;
他試過喝紅酒、伏特加,想讓自己在迷迷糊糊的暈眩中,抵禦失眠來襲;
他也嘗試過睡前冥想、泡澡薰香、看艱澀難懂的書籍······
幾乎所有聽到過的方法都試盡了,卻於事無補。
直到最近,他意識到,他其實是進入了一個睡眠誤區。因為對睡眠太在意,糾結於睡多久才算睡得好,以致陷入了惡性迴圈中。
現在,人們對於睡眠問題日益重視,關於睡眠的科學研究,也越來越多。總的來說,有以下3個誤區,你們一定要了解:
誤區一:每天8小時,才是好睡眠
8小時的睡眠時間,其實是人均睡眠時間,一味追求8小時睡眠,會產生巨大壓力,反而會破壞我們的睡眠。
因為當人們擔心焦慮時,身體會釋放出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壓力激素,越擔心越睡不著。
你也肯定會發現,你身邊肯定也會出現那種每天都精力充沛,工作很有幹勁,卻常年保持睡5、6個小時的習慣。不少名人,如拿破崙、丘吉爾,也都是歷史上有名的睡眠很少卻很能幹的大人物。
每天8小時,是理想睡眠時間,如果你達不到,或者不需要,放輕鬆就好,只要你睡一覺起來後,感覺精神飽滿、活力充沛,便足夠。
誤區二:倒頭就睡才是好習慣
我也深受這個觀念影響過。上大學時,同宿舍有個哥們,是個沾枕頭就能睡著的人。
宿舍關燈後,臥談會時間開始,但往往話題剛一開始,這位愛睡覺的哥們娘,已經悄無聲息地睡著了,第二天早上起來,還說我們不叫醒他。
一般來說,人從上床準備入睡至腦波顯示進入睡眠狀態,一般需時15至30分鐘,時間太短或太長其實都是異常徵狀,太長就是人們熟悉的“入睡困難型失眠”;但太短則常被人們忽略和誤解。實際情況是,“倒頭就睡”很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是疾病到來的前兆。
誤區三:一定要早睡早起
這個說法不知道影響了多少人。雖然很多人說深夜11點至凌晨三時,是人們睡眠的黃金時間,但每個人身體素質不同,生活習慣各異,所以,沒有必要追求整齊劃一的睡眠時間。
你可以早睡早起,也可以晚睡晚起,但重要的是規律,只要你的身體適應,起床後,精神煥發,充滿活力,就說明你的睡眠品質在這個睡眠規律下已經足夠。
日本東京的很多上班族在下班後,都有去居酒屋喝兩杯的習慣,往往都是在入夜時分,酒足飯飽之後才回家。
而某些行業,如媒體、電視臺工作的人士,也常常工作至深夜。因此,多年來,東京夜晚的街頭,常常燈火通明,居酒屋、便利店、書店,甚至專門針對熬夜族的服裝店和商鋪,也無處不在。
這些人能熬夜,但第二天也不用早起,屬於晚睡晚起一族。形成這樣的生物鐘後,工作生活不僅如常,很多人也特別享受,在夜晚的空曠與寂寥中,思考和靈感得到新的迸發。
睡商,和智商情商一樣重要,不同的是,只要你有心,它可以不借助外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輕鬆實現。就像我那位朋友,他不再糾結於每天必須要睡多久、和幾時入睡後,越來越放鬆,想睡時就睡,能睡多久就睡多久,反而將睡眠習慣慢慢培養起來,精力也逐漸恢復。
另外還是要強調一下,睡眠習慣是因人而異的,沒有統一規則,也無需千篇一律,找到自己習慣和舒適的模式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