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俗話說:是病三分治七分養。防範於未然,才是健康的開始。中醫診治過程中,尤其是針對有傷口潰瘍、面板病的患者,醫師往往會囑咐有些“發物”不能吃,需要忌口,注意飲食。您知道這些“發物”究竟是什麼嗎?中醫忌口主要是避免發物的攝入。

傳統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同樣忌口也不能忽視“辨證論忌”。何為“發物”?實質上“發物”是指能引起舊疾復發、新病加重的某些食物。現代醫學角度看,就是容易引起變態反應性疾病的食物。

根據民間習俗及《隨息居飲食譜》等資料記載,讓我們來看看具體的"發物"有哪些。

按中醫效能分類

一、發熱之物,如薤、姜、花椒、胡椒、狗肉等;

二、發風之物,如蝦、蟹、鵝、雞蛋、椿芽等;

三、發溼熱之物,如飴糖、糯米、豬頭肉等;

五、發動血之物,如海椒、胡椒等;

六、民間長期實用結論性發物,如魔芋、芋頭、泡菜、香菜、韭菜、菠蘿、芒果等。

除此之外,煎炸烤炙等上火食物也應儘量避免攝入。

一、食用菌類,如蘑菇、香菇等,過食易觸發頭痛、眩暈等,還可加重面板瘡瘍腫毒;

二、海腥類,如帶魚、黃魚、鯧魚、蚌肉、蝦蟹等,易誘發哮喘、蕁麻疹等;

三、蔬菜類,如竹筍、芥菜、南瓜、菠菜等;

四、果品類,如桃子、杏、芒果、荔枝、楊桃、菠蘿等;

五、禽畜類,如公雞、雞頭、豬頭肉、鵝肉、雞翅、雞爪等,易引起頭痛、腦暈等,雞蛋亦不宜多吃,每天不超過2個,尤其是肝炎、過敏、高血脂、高熱、腎臟病、腹瀉患者;

六、此外,屬於發物的還有獐肉、腐肉、酒釀及蔥、蒜、韭菜等。

​ 以上是生活中常見的容易接觸到的食入性“發物”,如果醫師有跟您提到“發物”忌口,則需引起飲食方面的注意了。尤其是周圍血管疾病患者常見有肢體末端潰瘍、面板紅腫發炎等,則更需要忌口,否則容易引起足部潰瘍加重。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血管好不好,這樣測一測就知道!保持血管年輕的祕訣原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