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meditation),始於公元前5000年東方哲學和宗教。過去數百年來,冥想逐漸脫離宗教,成為健身治病的手段。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是一組以“正念技術”(如瑜伽、認知訓練等)為核心的冥想練習方法,主要包括禪修、內觀以及現代的正念療法。
總體說來,正念冥想源於佛教,與現代心理學理論融合後,逐漸去宗教化。近些年,隨著神經科學研究方法的不斷髮展,“正念冥想有益健康”這一觀點得到快速發展。
圖1: 冥想有益健康資訊圖丨圖蟲創意
目前,公認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包括高膽固醇血癥、吸菸、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精神應激等,這些危險因素導致血管內皮功能的損傷和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最終引起冠狀動脈顯著狹窄和心肌缺血。同時,資料顯示,正念冥想對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均有所改善。
有科學家認為,正念冥想訓練相關的成本和風險普遍較低,因此,冥想是一種與改變生活方式相關的、可減少心血管風險的一種治療心血管病的輔助措施。
01 “正念冥想”與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既往多項研究均顯示,冥想能夠對大腦產生長期有益作用,它可能有助於血壓,膽固醇水平,戒菸和整體心血管健康。這給冥想對“生理基礎狀態和心血管風險產生有益效果”的觀點提供了生理學上合理性,但相關研究的質量和數量仍有限。2020年,美國貝勒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透過使用NCHS資料庫,尋求更多有關冥想如何影響心血管風險的證據。該研究於2020年9月15日正式發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雜誌上[1]。
圖2: Medit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the US
研究人員納入61,267例的受試者的資料。在這些人中,5,851位(9.6%)受試者參加了冥想訓練(包括禪修、熱療、瑜伽等)。研究人員發現,與對照組(未參加冥想訓練的人群)相比,治療組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和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率更低。
其中,患病率差別最大的疾病為冠狀動脈疾病。治療組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是對照組的1/2。同時,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均較低,分別為高膽固醇(65%),糖尿病(70%),中風(76%)以及高血壓(86%)(將對照組設定為1)。
圖3: 研究主要結果
研究人員調整了其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的因素,例如年齡、性別、吸菸和體重指數。然而,在調整了這些因素之後,冥想對心血管系統的有益效果仍然很顯著。
簡而言之,當下科學研究均認為“正念冥想”不僅是帶有宗教性質的修行,更能調節神經系統從而改善我們的情緒變化。同時,練習冥想與減輕壓力、增強正念以及改善心理健康有關。而它與心血管系統之間的聯絡,同樣也與冥想時發生的長期神經生理變化,導致自主神經系統介導的血壓變化有關。
02 “正念冥想”還與重症心臟病患者的預後有關?2021年3月12日,在ESC急性心血管護理大會(ACVC 2021)上,來自土耳其的學者釋出了一項最新研究摘要,探討了正念冥想對急性心肌梗塞倖存者生活質量的影響[2]。
2021年3月13日至14日舉行的ESC急性心血管護理大會是心血管護理領域的重要科學活動。本次會議將由全球頂尖專家做深入科學報告,急性心臟病護理的範圍包括急性冠脈綜合徵、急性心力衰竭、再灌注和血管形成、休克或休克前的機械迴圈支援、急性心律失常的治療管理,難治性心臟驟停、急性靜脈血栓栓塞、心胸重症監護以及二級預防,尤其著重於抗血栓治療,降脂和抗糖尿病策略。
這一項探討“正念冥想對急性心肌梗塞倖存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的研究,共納入56例存在急性心梗病史的患者,平均年齡為55歲。受試者被隨機分配到干預組(進行正念訓練)或對照組(進行有關心臟的15分鐘個人教育課程),為期十二週。
研究人員使用Piper疲勞量表、Kinesiophobia心臟量表和MacNew心臟病健康相關生活質量調查表,在基線和第4、8和12周評估疲勞、運動恐懼症和生活質量,而受試者的心臟狀況影響了他們的生活體驗程度。
基線時,干預組和對照組之間的三個變數沒有差異。第4周,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的患者對運動的恐懼有所減輕;第8周至第12周,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患者的總體生活質量及心臟功能評分均好於對照組。同時,在第12周時,干預組表現出更積極的情緒變化。值得注意的是,兩組之間的疲勞測量值在任何時間都沒有顯著差異。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Karadas博士指出,“正念可以減輕急性心梗倖存者的運動恐懼感,並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其作用遠超出我們所認為的程度,不僅僅只是存在精神緩解的作用。潛在的機制在於,正念冥想訓練使得人們用積極的思想代替了過度消極的思想,使患者在情緒和身體上都不易受到傷害。而我們發現表明,在急性心梗發作後,患者可以在康復治療中可以考慮使用正念冥想。”
03 寫在最後在傳統的語境中,冥想主要是指集中注意力,傳播愛、善良和同情的正面情緒。而在現代,冥想是指一系列旨在提高注意力、提高對當下時刻的意識、讓人熟悉自己思維本質的心理練習。
迄今為止對冥想的研究均證實,冥想在降低心血管風險方面確有益處。2018年AHA(美國心臟協會)組織專家總結並發表了《冥想在心血管疾病治療的專家共識》闡述了冥想對心血管治療的作用[3]。總而言之,正念冥想與改善心血管健康有關,有學者認為,最直接的關聯在於,進行正念冥想的人群吸菸率降低、更加規律的運動和更好的BMI有關[4]。
參考文獻
1. Krittanawong, C. et al. Medit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the US. Am J Cardiol 131, 23-26, doi:10.1016/j.amjcard.2020.06.043 (2020).
2. news, E. Mindfulness meditation improves quality of life in heart attack survivors. (2021).
3. Levine, G. N. et al. Medit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reduction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6, doi:10.1161/JAHA.117.002218 (2017).
4. Loucks, E. B., Britton, W. B., Howe, C. J., Eaton, C. B. & Buka, S. L. Positive Associations of Dispositional Mindfulness with Cardiovascular Health: the New England Family Study. Int J Behav Med 22, 540-550, doi:10.1007/s12529-014-9448-9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