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觀念裡,老人年紀大了變矮是正常現象,我們通常稱之為“老縮”。
為什麼人老了以後都會變矮呢?是不是當她慢慢開始變矮的時候就意味著她老了呢?這正常嗎?
人老了都會變矮嗎?
答案:是的,人老了基本上都是會變矮的。
從人體解剖學上來講,成人脊柱由26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1塊、尾椎1塊)、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線而成。平均男性脊柱長度為70~75cm,女性為66~70cm。
但在45歲以後,隨著我們人體對鈣的吸收能力減弱,鈣元素流失速度增加,男性身高平均每年降低0.27釐米,女性則每年下降0.3釐米左右。
因此,人到了50歲以後身高會減少大概1~3釐米;80歲以上的人身高可能會比年輕時下降10~15釐米。
所以說,人老矮三分是真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把老人變矮當做理所應當,而不去重視。當你發現家裡老人的身高比前1年降低2釐米,或是比年輕時低了3~5釐米,就該多留個心眼了。
老人變矮之罪魁禍首一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所有老人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也是老人變矮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當骨質疏鬆症發生時,骨骼的內部結構變得脆弱,很容易導致脊柱變形和脆性骨折的發生,例如身高變矮、脊柱畸形、胸廓畸形等,是導致中老人殘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女性絕經後,骨質疏鬆更加嚴重,變矮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因為絕經後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驟減,而雌激素具有抑制骨頭鈣成分溶解的作用,體內骨質吸收加速,骨質疏鬆問題會越發嚴重。
防治骨質疏鬆,我們一般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01
調整生活方式
加強營養、均衡膳食:建議攝入富含鈣質、低鹽和優質蛋白質的均衡膳食,推薦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0. 8~1. 0 g/kg,並每天攝入牛奶300 ml或相當量的奶製品。
戒菸、限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和碳酸飲料,儘量避免或少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規律運動:推薦規律的負重及肌肉力量練習(如行走、慢跑、太極拳、瑜伽、舞蹈和乒乓球),以減少跌倒和骨折風險,運動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02
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
充足的鈣攝入可幫助獲得理想骨量值,減骨丟失,維護骨骼健康。同時補充維生素D,可改善平衡、降低跌倒及骨質疏鬆性骨折風險。
成人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800mg(元素鈣),50歲及以上人群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1000~1200mg。
建議成人推薦維生素D攝入量為400 IU(10μg) /d;65歲及以上老人推薦攝入量為600 IU (15μg) /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2000 IU(50μg) /d。
Tips:
圍絕經期和絕經後女性,可以針對絕經症狀,在醫師的指導下,適量補充雌/孕激素以預防絕經後骨質疏鬆症。
03
定期體檢
定期體檢,監測骨密度,一旦出現骨質疏鬆等問題,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調理,可間接起到預防骨折的作用。
下面是骨質疏鬆風險自測,下列問題,只要其中有一題回答結果為「是」,即為陽性,提示存在骨質疏鬆的風險,並建議進行骨密度檢查等:
老人變矮之罪魁禍首二椎體骨折
曾經有一名70歲的老人,短短3年的時間,身高急劇縮水20釐米,從175釐米變為155釐米。專家接診後發現,老人胸和腰部已經有4處椎體壓縮性骨折,目測駝背有60多度,所以老人一下子“矮了”20釐米。
老人出現椎體病理性骨折,椎體會在壓力作用下塌陷,呈楔狀變形或變扁,脊柱向後凸,身體不能站立,身高因此相對降低。
嚴重椎體壓縮性骨折不僅會讓老人產生疼痛感,還會壓迫脊神經,從而導致下肢出現運動障礙、麻木刺痛;如果壓迫到了脊髓和馬尾神經,還會影響膀胱和直腸功能,導致大小便失禁。
預防老人骨折,防摔防滑是關鍵:
01
老人生活的地方要寬敞,避免走路過道上堆積雜物;保證光線的充足,可以在臥室或衛生間裝上小夜燈,協助老人起夜照明。
02
行動不便的老人可選用柺杖、助行架等輔助器具幫助行走。
03
在服用會使人頭暈的藥(如感冒藥、抗過敏藥等)儘量減少運動,或者在有人照看的情況下活動,防止意外的發生。
04
有條件的朋友,可以給老人家裡鋪上防滑地板、裝上防滑扶手,提高環境安全指數來降低老人摔倒的風險。
老人變矮之罪魁禍首三椎間盤老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間盤發生退行性改變,髓核逐漸老化、失水、變薄,致使椎間盤體積縮小,厚度變薄,整個脊柱的長度變短,最終造成人老之後變矮的結果。
而嚴重的椎間盤老化會引起髓核破裂脫出壓迫神經,產生疼痛感。另外當脊柱發生形變時,很容易就卡壓到神經與脊髓,壓迫到脊髓無法傳輸訊號,導致癱瘓。
日常居家預防椎間盤退變至關重要,我們要避免以下問題:
01
避免腰部負重。應當避免幹重體力活、搬重物、長時間抱小孩、突然扭轉腰、以及在彎腰情況下強力後伸等動作。
02
避免久坐。坐靠背椅上,腰部放一個墊枕,頂住腰部,且每小時起身活動5~10分鐘,舒展舒展筋骨。
03
腰椎退行性變的老人睡覺的床鋪,應選擇硬板床或者在木板床上放較硬的席夢思等彈性臥具,睡覺時的姿勢以雙下肢稍屈曲位,側臥為好。
04
避免空調和電扇正吹後背,氣候變冷時應注意隨時增加衣服。
老人變矮之罪魁禍首四肌肉鬆弛
隨著年齡的增加,體內性激素水平降低,肌肉的強度和彈性變差,使得部分肌肉開始鬆弛無力,當背部肌肉與深層頸屈肌無力,沒辦法向後牽拉時,脊柱整體向前彎曲,人就逐漸駝背、變矮。
正常人胸廓中心的高度約20~25釐米,駝背後可使這個高度減少3~5釐米,在胸骨下陷的擠壓下,胸腔裡面的心臟就不能充分擴張,心臟泵出的血量就會減少,為了補償這種排血量減少,心跳就會加快,心慌隨之而來。
同時胸腔裡的肺也不能充分擴張開來,呼吸不暢,缺氧發生,而且隨著年齡增加,駝背越來越重,心肺功能越來越不好,從而誘發各種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
老人防止駝背首先要從姿勢開始:
01
少坐沙發,少下棋、打牌、打麻將。沙發由於彈性太強,老人躺坐時無形中會讓脊柱成弧形,更加重駝背的形成;下棋或打牌需要久坐,而且姿勢固定,身體容易前傾,易於駝背形成。
02
防駝背鍛鍊,老人可以坐在靠背椅上,雙手抓住椅背兩側,昂首挺胸,保持脊柱挺直,每次堅持10分鐘左右,每天做3次。
雖然老人身體的萎縮是衰老的正常現象,但它也很可能會給他們帶來健康問題,我們一定要重視它。
所以現在就開始預防起來吧,讓我們最大限度地保持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