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方已經妥妥的進入了梅雨季,雖說有道是“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但也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
接連的陰雨天氣使空氣中的溼度大大增加,加之氣溫又高,所以很容易於體內產生溼氣。
而溼氣通於脾,脾是運化水溼的,把脾捆綁起來,叫做“困脾”,水溼不能完全運化,就在身體內堆積,這時便很容易導致出現頭昏、無食慾、脹氣、舌苔膩等不適症狀。
所以今天且來聊聊在梅雨季該怎麼喝茶。
就像人有九大體質,茶也有自己的特性。
按照發酵程度的不同,茶葉被分為了六大類,而就是這發酵程度為茶定了性。
六大茶類的茶性
性寒:綠茶、黃茶
性涼:白茶
性平:青茶
性溫:紅茶、黑茶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往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吃食講究不時不食,喝茶也是如此。
首先,不挑體質的茶沒有之一就是性溫的黑茶,所謂的【溫】便是溫和之意。而針對
此時偏潮溼的梅雨季,這裡尤其推薦六堡和熟普茶。
二者均屬於全發酵的茶,茶性上偏暖,可以在祛溼的同時也溫胃、助消化,可謂是老少咸宜。
同屬性溫的茶類還有紅茶,不過在祛溼方面就比較遜色於六堡,可對於胃寒、手腳發涼、體弱的朋友來說卻很適合。
而像是焙火較重的烏龍茶,比如巖茶和單叢也很是推薦。烏龍茶為半發酵茶,溫性,很利於行氣活血。
不過因為焙火的關係,所以【火氣】還是較重,因此茶友們在日常飲用中要注意適量。
而對於性寒的綠茶,如西湖龍井、安吉白茶、洞庭碧螺春等在此時的梅雨季本來是不太做推薦的。
但!是!有類茶友,本身體質屬於偏熱、胃火旺、精力充沛的型別。
而這類茶友在此時這種炎熱潮溼的梅雨季就很容易感到心躁,這時就只有一杯清爽的綠茶才能讓他們清涼爽新一下了。
對於一些在追求清新爽口之餘還推崇醇厚口感的朋友,不妨可以考慮下黃茶,其在功效上與綠茶大致相似,但厚度更勝。
白茶性涼,適用人群和綠茶相似,可陳放白茶經過轉化,茶性亦從原來的寒逐漸平和,具有潤燥的效果。
所以對於腸胃還沒有那麼“鋼鐵”但又想在炎夏喝到些鮮爽之感的茶友們,不妨可以喝些有了一定年份的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