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夏天開背,人活百歲。
4-8月是做背部的最佳時期,這時候萬物更新,陰消陽長,生髮的旺盛陽氣對全年的養生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的身體內積聚了一個冬天的寒溼,毒素,濁氣......在夏季是最好排出的時候。
為什麼保養後背這麼重要?
很多人只知道養生要養背,但並不知道,保養後背是為了什麼。其實做後背,做的是五臟六腑,調的是我們的心、肝、脾、肺、腎。
人的後背包含著許多脊椎,許多神經。人體的五臟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應的對應區,如背上部對應肺和心臟,背下部對應脾、胃、肝、膽,腰部對應腎、膀胱、大腸和小腸。
所以,保養背部也成了養生很重要的一點。
背部是健康晴雨表
背部督脈為“陽脈之海”,總督一身之陽經;膀胱經上則有人體五臟六腑相對應的俞穴,這些俞穴是執行氣血、聯絡五臟六腑的通路,適當刺激可以起到振奮五臟六腑陽氣的作用,疏通經絡,袪除體內寒溼,促進背部經絡的排毒、排汗功能。
夏季開背是順應時氣,除疾養生的一個合適選擇。
五臟六腑在背部的反應區
【背部圖及口訣】
肺部嬌嫩最上面,左邊為心右為肝,
下面左脾右是膽,再下左胃右小腸,
臀上左腎加膀胱,右邊子宮和大腸。
大椎
突出、色素沉著:
——肩頸長期勞損,易引發肩周炎,肩頸經絡不通,腦部供血供氧不足,容易頭暈頭痛,心慌胸悶,長痘:
——腸道宿便便堆積,毒素代謝緩慢,便祕、腹脹、腸鳴。
肺區
毛孔粗大、色素沉著:
——肺功能減弱,易引發鼻咽問題,鼻炎、咽炎、喉嚨,幹癢、易上火、胸悶氣短。
心區
毛孔粗大、色素沉著、長痘:
——心火旺,有心事,淺睡多夢,心悸,心慌,手腳冰冷。
肺區
明顯凸起:
——肝火旺、心情抑鬱或脾氣暴躁,面黃,口苦,目赤乾澀,解毒功能弱,易引發酒精肝,脂肪肝,膽結石,兩肋滿脹,後背發沉,容易小葉增生,乳腺增生,手腳冰冷。
脾區
推膀胱經時更容易判診,有氣節、腫脹:
——膚色暗黃、皺紋明顯、胃口不好、胃火或胃寒、口臭、胃脹胃疼、打嗝反酸,肌肉鬆弛、易淤青,月經不調。
腎區
發黑、色素沉著、腎虛紋、腰眼深:
——腎氣不足,易脫髮,記憶減退,睡眠品質不高,夜尿頻繁,易受驚嚇,黑眼圈,眼袋明顯,耳鳴,易浮腫,怕泠,手腳冰,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調,婦科疾病,夫妻生活不和諧,性冷淡,不孕不育,腰痠背痛,下肢迴圈不好。
5個常見養背方法
1
艾灸
凡是養生,就離不開養陽,而艾灸,無疑是養陽的第一法寶。
艾灸藉助熱力和藥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來調節臟腑的陰陽平衡,以達到溫腎壯陽、拔毒散結、祛寒止痛的效果。
背部艾灸推薦4個穴位:大椎穴、風門穴、身柱穴和命門穴。
常被用於治療感冒、瘧疾、頸椎病、痤瘡等等,人體諸陽之匯,是人體所有陽經交匯的一大要穴。
風門穴
常被用於治療一些外感風邪的疾病,像傷風、咳嗽、發熱、頭痛、脖子僵硬、胸背痛等。
身柱穴
常被用於治療感冒、哮喘、夜尿症等病症,特別是此穴用於兒童身上效果更佳,可以說是兒童的強身保健穴,經常艾灸小孩的身柱穴,孩子能夠少感冒,對孩子健康成長有很大幫助。
命門穴
常被用於後背發涼、手腳發涼和腰痠腿寒這類有陽虛症狀的疾病。
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體堅實的保護屏障。經常艾灸背部,可以培補陽氣,調五臟氣血、安神定志、通經活絡。
2
按摩
近年來精油開背逐漸流行,也是背部保健的一種方法。
精油開背的手法是使用中醫傳統推拿手療法,活絡精油配合獨特開背手法,進行鬆筋開背按摩,可以促進血液迴圈,舒緩精神壓力,消除疲勞,緊實肌膚,改善睡眠,還可以美容養顏。
特別適合肩頸僵硬、腰痠背痛、失眠壓力大等亞健康人群。
3
捶背、搓背、撞背
捶背:捶背又分自我捶打和他人捶打。本法可以舒經活血,振奮陽氣,強心益腎,增強人體生命活力。
搓背:搓背也分自我搓和他人搓。自搓可在洗浴時進行,以溼毛巾搭於背後,雙手扯緊毛巾兩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發熱為止。
注意用力不宜過猛,以免搓傷面板。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痠痛、胸悶、腹脹之功效。
撞背:雙足與肩同寬,背靠牆壁站立,約相隔20~40釐米,全身放鬆,身體後仰,用背部撞擊牆壁,用力適度,借撞擊的反作用力使身體回覆直立,撞擊下背部時,上身適當前傾,使下背部略向後突出,然後進行撞擊。
注意撞背不能太過於劇烈,否則可能造成軟組織損傷,甚至有一些人可能有骨質疏鬆,如果撞擊嚴重,可能造成骨折。
撞擊時意念貫注背部,使意氣集中於腰、肩、背之間,撞擊100次左右。可提升陽氣,調節內臟,能使全身氣血通暢。
4
捏背
捏脊可以刺激背部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及五臟背腧穴,可以達到調整陰陽,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的作用。
「捏脊」是兒童推拿手法中常用的治療方法,可用兩手沿著脊柱的兩旁,用捏法把皮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進,由尾骶部捏到枕項部,重複5~10遍。成人也可以用捏脊來治療保健。
捏脊對於虛性體質常見的疲乏、消瘦、失眠、食慾不佳、消化不良、怕冷、易感冒、肩背腰疼痛都有很好的效果.
提示:有些人一次捏脊會很痛,有的人會疼的掉眼淚,如果堅持了下來,疼了三天之後開始有通暢的感覺。只要堅持捏脊半年,體質會好。
5
晒背
晒太陽,能很好地起到補陽氣的作用,而在中國古代《黃金內經》中就有“背為陽”的理論,所以,以晒背部為佳。
現代醫學也證實,人的背部皮下蘊藏著大量的免疫細胞,通過晒太陽可以啟用這些免疫細胞,達到疏通經絡、流暢氣血、調和臟腑、祛寒止痛的目的。
現在天氣炎熱,可以選擇傍晚晒背,有助於調理臟腑氣血,溫煦經絡。晒的時間不宜太長,每次20-30分鐘為宜。
【方】熟地黃,枸杞子,菟絲子,肉蓯蓉,當歸,杜仲,懷牛膝,五味子,益智仁。
【主治】腎陽不足之早洩,健忘失眠,眩暈耳鳴,腰膝痠軟,小便頻數。
【用法】上藥加水煎煮2次,2煎相合,早晚分服,每日1劑。
此外,晒的時候,可將雙手搓熱後摩擦後背的腎腧穴,有溫腎助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