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 在臨中經常遇到脈證不符的,古人告訴我們可以採取“舍脈從證或者舍證從脈”
我道不這樣認為,我認為脈無虛假,任何一種脈的出現皆有病因可查。如果草率地歸之於假脈舍而不論是不科學的。所謂的假脈,無非是脈證不一。常見有以下幾種情況:
陽證見陰脈,陰證見陽脈,虛脈見實證,實脈見虛證,裡證見表脈,表證見裡脈,熱證見陰脈,寒證見陽脈。我們先談談表證見裡脈,,見於傷寒論,
原文第二條,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原文第三條,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作者,名為傷寒。
從上面二條可以看出,表證可以見到緩,緊脈。那為什麼會出現呢,第一條出現緩脈提示了虛人外感的脈,是因為汗出而出現脈緩。第二條見緊脈是因為寒主收引,凝滯,所以見緊脈。陽邪的特點是光明的,向上的,溫熱的,浮的。太陽溫病中可見兩寸獨大,但早期脈不一定浮原因是溫邪上犯,首先犯肺,衛氣要靠肺來宣發,外感早期肺氣悲鬱,不能宣發,衛陽鬱滯,不能鼓盪,可見脈沉而躁。
二里證見表脈;1是裡熱外淫,陽明經的白虎湯證,是邪氣迫血妄行。2是裡虛證可見浮脈,見於陰陽氣血虛,經曰“陽氣者,煩勞則彰”,陽虛則寒,陰寒內盛,格陽於外可見虛陽外浮見浮脈。如果陰虛不能內守,陽氣浮動,喘促欲脫,脈見大而散,血虛,氣失所依可見大而軟,氣虛者不能固於其位,遊蕩於外可見脈浮。正如《四診抉微》所云:內虛之脈,無不兼浮。
三熱證見陰脈,陰脈常見沉,細,小,弱。在《傷寒論》208條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作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大承氣湯主之。陽明病見脈遲,反映了邪氣盛閉阻氣機,表面上看是陰脈,但反映的是邪氣閉阻的程度。在溫病中如果病進者往往見陰脈。
四寒證見陽脈,通常見於二種,1是寒邪搏擊氣血,脈見緊而數。2是陰寒內盛,格陽於外見脈浮大洪數。
五實證見虛脈乃邪阻氣機,血脈不暢,脈見細遲短澀。
六虛證見實脈乃真氣外洩,胃氣衰竭,經脈失柔,反見實脈。
所以,可見脈無虛假,正如張景嶽所說:雖曰脈有真假,而實由人見之不真耳,脈何從假也。李士懋老師也說過,脈證不合的出現,一定有不合的道理,比如數脈可以主熱,也可以主虛,一個氣虛乏力的病人,出現脈數,這是因為虛的緣故,何舍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