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有資料表明,美國成年人截肢者中有40%是由於糖尿病足所致。雖然如此,糖尿病足也並非洪水猛獸,只要積極預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能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重要的是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疾病。

病例1.患者王老先生,82歲, 患糖尿病28年,多年來一直堅持 嚴格控制飲食,監測血糖,遵醫囑 用藥,定期體檢,同時堅持體育鍛煉。

近兩個月來,自 覺行走約300米左右開始出現小腿肚痠痛,不能繼續 行走,站立休息幾分鐘後疼痛減輕,繼續行走大概同 樣距離後又會出現同樣症狀,臨床上稱這種症狀為 “間歇性跛行”。

因王老先生平素比較關注自己 的健康,發現症狀後及時來我院就診,經檢查發現下 肢動脈節段性閉塞,於是在醫生的建議下接受了下 肢動脈介入治療。術後患者的腿痛症狀消失了,又 能像往常一樣進行他喜歡的體育運動了

病例2.患者張老先生,72歲,患糖尿病十餘年,血 糖控制不理想,患病早期未嚴格控制飲食,血糖始 終控制不理想。當發現行走後下肢疼痛發涼時,也 未給予足夠的重視,自認為腿疼是老年人常見的問題。

到後來發展到下肢持續性疼痛,夜晚疼痛劇烈難以入睡,才來就診。就診時經血管功能及磁共振動脈血管造影檢查,發現下肢動脈嚴重閉塞,並且阻塞的位置較高,已經失去了外科手術及介入治療的時機。

為了緩解症狀,醫生建議行截肢手術,張老先生一時難以接受,堅持使用中藥與西藥維持治療。症狀略有改善後,出院回家。在此期間,他仍然不注 意日常生活習慣的改變,血糖的控制仍不理想。

6個月後,張老先生開始出現足部的潰瘍壞疽,不得不再 次入院治療,此時截肢手術已經不可避免,並且需要 高位截肢。

治療宜早不宜晚

以上兩個病例中兩位患者對待疾病的態度不同,最終的結局也完全不同。雖然糖尿病足有較高的致殘率,但如果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同樣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只要有糖尿病,就有患糖尿病足的可能。長期血糖控制差、糖尿病病程超過 10年、不注意足部的衛生保健、鞋襪不合適、足部有畸形或潰瘍病史、有吸菸飲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患糖尿病足的風險更高。

糖尿病足通常先有以下一些症狀,如常無汗、下肢色素沉著、 下肢(特別是足部)感覺異常、下蹲起立困難、足發涼、足部皮膚髮亮變薄、皮下組織萎縮、足背動脈搏動減弱甚至消失等。

一旦足部面板出現水皰、血皰或胼胝等, 不管什麼原因,也不論表面看起來 是大是小,如果一不留神使面板破損,就將導致足部潰瘍。如果這時還不重視,潰瘍將由表皮漸次深入到皮下組織、肌肉、肌腱、韌帶直至骨骼,最終導致壞疽。

精心呵護自己的足

作為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糖尿病足並非不可避免,重要的是要採取相應的措施,積極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

在確診糖尿病後,首先應積極控制糖尿病,嚴格控制高血糖。包括合理分配飲食、應用降糖藥物或胰島素,同時控制血脂紊亂和各種導致早期動脈硬化的因素,均應作為預防糖尿病肢端壞疽的長期任務,使患者血管、神經病變發展得慢一點、輕一點、少一點,並仔細護理和預防足部可能發生的病變。

因此,首先要從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將足部護理視為生活的組成部分,防患於未然;其次, 要養成良好的足部衛生習慣,具體包括:

1.每日用溫水(水溫最好不超 過40℃)或柔和的香皂洗足,保持足 的清潔。

2.洗腳前用手試測水溫(水溫度為將水放至手背面板耐受為宜), 絕對不能用熱水泡足而造成燙傷, 避免面板破損。

3.足洗淨後,應用乾毛巾輕輕擦乾,包括足趾縫間,切勿用粗布用力摩擦而造成面板擦傷。

4.為保護面板柔軟,不發生皸裂,可塗抹護膚油、膏、霜,但不要塗抹於趾縫間。

5.足汗多時不宜用爽身粉吸水,以防毛孔堵塞而感染。不宜穿著不透風的尼龍滌綸襪,宜穿棉紗襪或羊毛襪。

6.每天要檢查足跟、足底、趾 縫,有無潰破、裂口、擦傷和水皰等,如果發現足部病變應及時求醫, 妥善處理,切不可等閒視之,貽誤了治療時機。

7.雞眼、胼胝不能自行剪割, 也不能用化學制劑腐蝕,應由醫生處理。

8.鞋襪要合適、寬鬆, 每天要換襪,最好有兩雙鞋子更換,以便鞋內保持乾燥。穿鞋前應檢查鞋內有無砂石粒、 釘子等雜物,以免腳底受傷。

9.不宜穿尖頭鞋、高跟鞋、暴露足趾或足跟的涼鞋,切忌赤足走路或穿拖鞋外出。

10.寒冬時切忌用熱水袋、暖水壺或電熱毯保溫,以免足部燙傷。

11.足部皸裂不貼膠布,真菌感染要及時治療。

12.忌菸酒,對防治血管和神經病變有益。

13.儘量避免足部損傷,防止凍傷、擠傷,選擇適當的體育鍛煉專案,力爭將損 傷的危險因素降到最小限度。

總之,中醫講“治未病”,即防 患於未然,糖尿病患者如能正確對 待自己的疾病,加強預防,同樣能夠 做到“帶病延年”,擁有高品質的 生活。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綠豆別單獨煮水喝了,配上此物,消暑去溼氣,大肚子也甩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