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幾日前,浙江海寧的一位阿姨抱著孫子跌跌撞撞地衝到海寧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朝醫護人員呼救。當時孩子臉色蒼白,口脣發青,嗜睡,整個人都很沒有精神。

等到醫生為孩子診治時,阿姨也覺得自己頭暈嗜睡,後經判定,兩人都出現了食物中毒的症狀,而“罪魁禍首”竟是當日祖孫二人吃過的一道家常菜。

“葫蘆”有毒?

這種“苦”要不得

讓這對祖孫吃盡苦頭的,是一道葫蘆炒平菇。

原來,前兩天朋友家裡種的葫蘆收穫了,順道送給阿姨了一些。趁著新鮮,阿姨就燒了一盤葫蘆炒平菇來吃。當時,她和老伴兒,還有4歲大的孫子都吃了點。

誰知,飯剛吃完沒多久,伢兒就不太對勁了,嚇得阿姨連忙抱起孩子直奔醫院。

“這盆菜,我吃得最多。孩子不太喜歡吃,就餵了點湯,老伴也吃了點。”在搶救的過程中,阿姨也出現頭暈想睡覺的症狀,急診室醫生馬上為其進行檢查。經過一番抽絲剝繭,醫生將視線放到了平平無奇的葫蘆上。

葫蘆本身富含蛋白質、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非常高。但很多人並不知道,葫蘆又分為甜葫蘆與苦葫蘆,我們平時常吃的是甜葫蘆,苦葫蘆則是由品種雜交引起遺傳性變化生成的。它外形雖與甜葫蘆相似,但含有一種植物毒素鹼糖甙,食用後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杭州市紅會醫院消化科主任陳建永表示,誤食苦葫蘆可能會使人出現噁心,沒力氣,嗜睡口乾等症狀,如果一次性食用過量或是本身體質不好的,症狀就會更為嚴重,可能會引發頻繁嘔吐,劇烈腹痛、腹瀉、血便甚至是脫水,嚴重的還可能危及生命。

據了解,苦葫蘆中的鹼糖甙毒素即便加熱也不易分解,且苦葫蘆帶有明顯的苦味。因此,在吃葫蘆前,最好用舌頭舔一下去皮的葫蘆肉,有苦味即有毒,不可食用。如果從外觀來看,苦葫蘆像是一個白熾燈泡,頂部很小,下方瓜體很龐大,且表面凹凸不平,不像我們平時常吃的甜葫蘆,有明顯一大一小的葫蘆形狀,外表光滑。

一旦發現家裡的葫蘆或者地蒲是苦的,要馬上丟掉,不可抱著僥倖心理嘗試食用,最好將切過的菜刀和砧板也仔細清洗乾淨。一旦誤食,要儘快到醫院進行治療。

常見蔬果中暗藏“殺機”

這些蔬菜也要當心

其實,就像苦葫蘆一樣,不少平時大家很熟悉的蔬果如果挑選不當,或是用錯了烹飪方法,也可能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發芽的土豆

發芽的土豆或變青的綠皮中,含有龍葵鹼,食用後對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對中樞神經有麻痺作用。

●未炒熟的四季豆

未炒熟的四季豆中含有皁甙,人食用後會中毒。炒熟的四季豆無毒。

●青番茄

青番茄中也含有毒龍葵鹼,食後會產生噁心、嘔吐、膚色青紫、流涎、頭暈等中毒症狀。

●甜瓜

未完全成熟或帶有殘留農藥的甜瓜可能會變苦,甜瓜的瓜蒂性寒、味苦,食用過量會中毒。因此,吃甜瓜時,要將瓜蒂切掉。

●蠶豆

有的人體內缺少某種酶,食用鮮蠶豆後會引起過敏性溶血綜合徵。症狀為全身乏力、貧血、黃疸、肝腫大、嘔吐、發熱等,若不及時搶救,會因極度貧血而死亡。

隔夜蔬菜不能吃

警惕“藏著掖著”的變質

除了蔬果本身有可能產生有毒物質外,夏季氣溫高也容易讓食物變質。如果變質情況嚴重,大部分的人都能有所察覺,但有些變質藏在較為隱祕的地方,從外表看或是氣味上都無法準確判定時,變質所產生的有害細菌就容易侵害我們的身體了。

“現在正逢梅雨季節,像葫蘆、黃瓜、冬瓜、南瓜等帶皮的瓜類蔬果就比較容易變質,而且這類蔬果的變質不容易被人發覺。”紅會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施琳琳告訴記者,黴變的蔬果會產生細菌與毒素,如果攝入量比較少,人體會通過腹瀉等方式進行排毒,但如果攝入量比較大,且自身身體素質不夠好,就有可能引起持續性腹瀉、發燒、昏迷的嚴重症狀。“特別是患有各類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與身體器官功能尚未發育完全的幼兒比較容易‘中招’。”

還有一個容易被踩的誤區,就是不少人都認為冰箱是萬能的,覺得只要放了冰箱,食物就不會變質。“冰箱不是萬能儲存器。夏季溫度高,微生物容易繁殖,經過烹調的蔬菜是不能隔夜吃的,即便是中午燒的晚餐吃也不太好,因為存放期間不僅容易滋生細菌,還會使所含的亞硝酸鹽成分增加。”

“不過,大家也不用太過緊張,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擇選,不囤積蔬果,保證新鮮度就可以了。”施琳琳補充,大家在給瓜果削皮前應先將刨子與瓜果清洗乾淨,防止瓜果表皮上的殘留農藥與瓜蒂處微苦黏液浸染其他地方。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山藥吃對了是“養胃”,吃錯了是“麻煩”,3種人都需要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