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夏季中最熱的日子快要來臨了。人人都希望可以過一個清涼輕鬆的夏季,糖尿病患者也一樣。如何能讓糖友在酷熱的天氣中既能享受到夏季帶給他們的樂趣,又能安然度夏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糖尿病患者夏季的養生保健法。
堅持用藥別放鬆
夏天人體對抗寒冷的腎上腺素分泌減少,胰島素的作用可以更充分地發揮,再加上夏天天氣悶熱。人們普遍食慾減退,進食量少,戶外活動消耗增加,所以患者的血糖水平較其他季節偏低。 如果利用夏季血糖自然降低的規律,將血糖有效地控制再正常或近於正常水平,對進一步維持療效,加強患者治療信心,都大有好處。
因此,糖尿病患者切不可因害怕低血糖貿然減藥或停藥,尤其是打胰島素的患者,以免造成血糖波動,加重病情。如需對藥物劑量或種類加以調整,務必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堅持規律進餐
人們在夏季因為高溫的原因往往食慾下降,喜歡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主食攝入減少,很多糖友在早晨和晚上喜歡喝粥,粥的主要成分是大米,經過熬煮後的粥變得粘稠,其實就是大米中的澱粉粒在加熱吸水後膨脹、崩解。這樣的狀態人體更易吸收,迅速變成糖分進入血液。因此,糖尿病患者常吃粥後血糖值會有所升高。糖尿病患者儘量少喝粥。
糖尿病患者在夏季宜多食蔬菜及高纖維素食品。如苦瓜、洋蔥、茄子、黃瓜、豆角、番茄等。尤其是苦瓜,苦瓜中含有的多肽成分具有顯著的降血糖活性,有“植物胰島素”之稱。苦瓜對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一定的幫助作用。但是苦瓜也是有熱量的,每天的總量不超過500克。
合理選擇水果
夏季是瓜果豐收的季節,面對香甜誘人的水果,糖尿病患者也不必忍受“家人吃瓜我啃皮”的痛苦煎熬。但是,患者最應該注意的是食用含糖量低的水果。比如蘋果、草莓、番茄、黃瓜等,而香蕉、紅棗、西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則是不適合大量食用的。
另外,水果應在兩餐之間吃,並將水果熱量計算到患者每天攝入的總熱量裡面,不提倡餐前或餐後立即吃水果,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的糖類,致使餐後血糖過高,加重胰腺的負擔。同時相應減去正餐中主食的量,例如,晚上睡前吃500g的西瓜(包括瓜皮),則晚餐應減掉半兩主食。
推薦選用: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少於10的水果,橙子、柚子、檸檬、桃子、李子、杏、枇杷、菠蘿、草莓、櫻桃等。
慎重選用:每100g水果中含糖量為11g-20的水果,包括香蕉、石榴、甜瓜、橘子、蘋果、梨、荔枝、芒果等。此類水果每100g可提供50-90千卡能量。
不宜選用:每100g水果中含糖量高於20g的水果,包括紅棗,特別是幹棗、蜜棗、柿餅、葡萄乾、杏幹、桂圓等乾果,以及果脯應禁止食用。
保證睡眠
炎熱夏季,氣溫高,容易使人們夜間無法入眠。從而影響睡眠品質,導致血糖波動。因此,要注意多休息,調整睡眠時間,保證睡眠品質。
糖友要想有好的睡眠的前提是一定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情緒波動的話會影響睡眠的品質,從而不利於血糖的控制。
別等渴了再喝水
夏天天熱出汗較多,機體失水量較大,應注意多補充水分。但有些糖尿病患者口渴而不敢飲水,擔心多飲導致多尿,其實這是非常錯誤和危險的。
因為糖尿病多尿是由於血糖高造成的,如果炎熱限制飲水,就容易造成脫水,可能誘發高滲昏迷、腦梗塞及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嚴重疾病,糖尿病患者每天的飲水量大約在2500ml,除了飲食中含有的部分水分之外,還大約有1600-2000ml的水,需要靠外飲供應,有一些愛運動的糖友,出汗量多,再應該補充500ml的水分。糖友飲水最好用涼白開和溫茶水,但不要狂飲,不要選擇含糖及碳酸飲料。老年糖尿病患者由於失水後口渴感不明顯,應注意補充水分。
在炎熱的夏天,糖尿病患者必須養成定時飲水,不能等到口渴再喝水!
適量運動,注意足部護理
運動可促進血液中葡萄糖的利用,減少胰島素消耗,有利於增強脂肪代謝和增強心肺功能。因此,夏天糖尿病患者要選擇適量的運動,起居要有規律,使機體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運動時間以早晚飯後半小時到1.5小時為宜,太陽出來之前和太陽落山之後。避免太陽高照時活動,以免中暑。
糖尿病患者特別是足夠有末梢神經炎及外周血管病者,夏季旅遊時一定要注意,為了預防糖尿病足,儘量不要赤足行走,對海灘要敬而遠之;要穿自己適應的舊鞋;走在沙礫、尖石、燙砂、燙石頭路上時,也要特別小心,不要走得太久。外出時,最好先做足部常規檢查,若發現有問題,要及時就醫。
此外,糖尿病患者應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胃腸炎的發生。因為腹瀉或嘔吐可導致水和電解質代謝紊亂,誘發高滲性昏迷。腹瀉或嘔吐所致的糖類吸收減少則會誘發低血糖。
最後,還有 一點重要的是:不論是哪一個季節,糖尿病患者都 應該注意血糖的監測。一般血糖控制較好的病人,每週測血糖一至二次(空腹、餐後2小時),最好測運動後血糖以了解運動後的效果。血糖控制不穩定的病人,每週測血糖5次,最好監測空腹、早中晚餐後2小時及睡前血糖,找出血糖不穩定的原因,並做好血糖記錄,定期到醫院複查。
[1]潘士佳. 桑葉和苦瓜降糖成分的提取及藥理活性考察[D].青島科技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