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什麼是刮痧?

刮痧是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通過特製的刮痧器具和相應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質,在體表進行反覆刮動、摩擦,使面板區域性出現紅色粟粒狀,或暗紅色出血點等“出痧”變化,從而達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簡、便、廉、效的特點,臨床應用廣泛,適合醫療及家庭保健。還可配合鍼灸、拔罐、刺絡放血等療法使用,加強活血化瘀、驅邪排毒的效果。

刮痧療法與砭石、鍼灸、熱熨、推拿、拔罐、放血等方法源流緊密聯絡、相互演變而產生。從這個意義上說,刮痧療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先秦時代。如《五十二病方·乾騷方》:“先孰灑騷以湯”,“撫以布”,又如用布裹熱鹽“以熨頭”等等,可以看出現代刮痧法之撫摩法,擦法與其有一定的淵源。

此外,刮痧療法還與《內經》所載的砭石療法或刺絡療法有更直接的關係。如《素問》記載用刺絡療法治療腰痛說:“刺解脈,在郄中結絡如黍米剌之血射以黑,見赤血而已。”從中不難看出刮痧療法與這種刺絡療法在方法、機理上的相似性。

刮痧的“痧”是什麼?

現代中醫學所說的“痧",就是指所謂“痧象”。《保健刮痧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中明確指出,痧是通過刮拭人體以後在面板上出現的皮下充血和出血改變。其顏色形態為紅色慄粒狀、丘疹樣、大片狀潮紅高起、紫紅色或紅色血斑、血包或血管浮起成串。

一般情況下,身體健康者出痧較少,且均勻,多為紅色,一般多在頭面、背部及四肢外側容易出痧,胸腹及四肢內側不易出痧,若這些部位出痧說明手法偏重。

慢性病患者多伴有紫痧或血包,急性病多為粟粒狀,大面積若為血斑、血包說明病情較重。

通過出痧部位判斷健康狀況:凡經絡線路和穴位區域容易出現痧,提示相應經絡所聯絡的內臟功能病變。例如在背部膀胱經循行路線上均勻刮拭,心俞穴區出現紫痧或痧斑,則說明心臟功能變化應提早預防和保健。

了解痧象判斷康復程度:若出痧散在,顏色淺淡,說明病情較輕,容易康復;若出痧較多,而且點大成塊、紫色血包等,說明病情較重,不易康復,需多次刮痧才能有效。

若刮痧時,區域性立即出現痧跡,宜改為輕手法刮拭,使痧慢慢透發出來,以減輕疼痛,簡稱“透痧”。還有一些神經肌肉癱瘓之人,刮痧後不易出痧,切不可硬刮、重刮,強求出痧,若多刮幾次,痧象自然浮現,說明病情好轉,這亦稱“透痧”。

自先秦時期以來,刮痧療法的應用範圍逐漸擴大,由原來的治療痧病發展到內外婦兒等科近400種病症,並涉及到消除疲勞、減肥、養顏養容等養生保健領域。在刮痧機理上,研究認為其具有活血化瘀、免疫調節、改善新陳代謝等作用。刮痧真可謂是“不用手的按摩,不用針的鍼灸,用刮痧板的拔罐",以其簡、便、廉、驗、速和易掌握、較安全、療效好的特點,廣為人知。

刮痧治療婦科疾病

1、刮痧配合拔罐治療痛經

選用任脈穴位:氣海、關元、中極;腎經:氣穴;脾經:三陰交;膀胱經:腎俞、三焦俞、膀胱俞。

在選用穴位處塗抹刮痧油後,用水牛角刮痧板進行刮拭採用平補平瀉手法刮拭10分鐘。刮拭後,在腎俞、氣海、關元、中極、血海5個穴位上拔罐留罐5-10分鐘以區域性面板充血為最佳。以上治療每3日1次。4次為1療程4療程後觀察療效。

2、刮痧配合艾灸治療宮寒不孕

選穴:命門,腎俞,關元。

操作方法:在命門、腎俞、關元進行刮痧,待出痧後再在此穴進行艾灸。灸的時間因人而異,以區域性面板燒灼感為度,通常為15-20分鐘。

3、刮痧治療青春期乳腺增生

患者取仰臥位,暴露雙乳,取刮痧活血劑(主要由紅花、桃仁組成)均勻塗於患側乳房上,持刮痧板與面板成45°,從乳房四周邊緣向乳頭以均勻力度刮拭,尤其對乳腺增厚有腫塊部位力度稍加大,至區域性出痧(斑點或斑塊),再取膻中、屋翳、患側期門、阿是穴採用點按法各均勻按壓10次,然後讓患者服用200-300毫升熱開水。

每日治療1次。如患者感到面板疼痛或出痧區域性有灼熱感可隔1-2天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藥物及其他治療方法,並囑患者忌服香燥辛辣刺激之品。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夏天到了,嘔酸,心燒,胃部不舒服,該怎麼吃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