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看到這本書是一個巧合,瀏覽豆瓣時無意間看到別人的推薦。開始我以為它是一本講述如何養生保健的書籍,誰料完全錯了。其實它是在試圖從種種的告別中篩選、培育出最人道、最溫柔的方式,也許還沒有成功,但確實是一種人性的關懷和專注,鮮有人,特別是一個醫生會關注到這個層面,所以尤為令人動容。

作者阿圖·葛文德,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外科教授,《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作為一名享譽國內外的醫學院專家,他並沒有沉浸在自己的醫學研究和治病救人的工作中,而是探出頭來,以第三者的視角,去探尋究竟醫學工作者的任務是什麼。

正如作者在書的結尾處寫到:

對於醫學工作者的任務究竟是什麼,我們一直都搞錯了。我們認為我們的工作是保證健康和生存,但是其實應該有更遠大的目標——我們的工作是助人幸福。

作為一個醫生,作者有著太多的經歷和發言權,他比我們更加直面那些突如其來或是日積月累的衰老乃至死亡。如何給自己一個最好的告別式,這件事兒,對於衰老或是患有無法治癒的病人本身,更是對他們的親屬,都是一個難解的命題。而作者,試圖從大量的案例中找尋一些線索,給予一些建議,如何不辜負餘下的生命,如何優雅地跨越生命的終點。

看這本書,你很容易產生聯想,想到逝去的親人臨終前的那段歲月,想到已漸漸步入花甲之年的父母,想到若干年後的自己,這個周而復始的迴圈,誰也躲不過,儘管不捨、儘管會痛苦,但如果早一點知道如何處理,也許會開啟一扇不同的門。

01

作者在文中提到:

高齡老人告訴我,他們最害怕的並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種種狀況——喪失聽力、記憶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

很殘酷,但這就是事實。

想起我的姥姥,她是個堅強的老人,哪怕病入膏肓躺在病床上,依然努力地去吞嚥、去吃那些她一直不喜歡吃但為了保證營養而不得不吃的流質食物。記得從北京趕回家看她,她曾經清明的眼神已經變得渾濁,她甚至不認識我爸爸和媽媽,但她看著我,發出模糊的低吟,問我學習累不累,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了。當時眼淚奔湧而出,她的記憶已經回到了我還在上大學的時候。

其實姥姥算是幸福的,她有四個孝順的兒女,我的大姨、二姨都是醫生,大姨一直悉心呵護著姥姥的健康,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哪怕在彌留之際,也沒有生一個褥瘡。每天擦洗、按摩小腿和腳,儘可能讓她感到舒服。

但她在生命的最後盡頭也是痛苦的,她經歷了難熬的手術,明知手術也只是延長生命,從重症監護室轉移到普通病房,依靠呼吸管和氧氣袋。病房中充斥著粗重的呼吸聲和隱隱的呻吟聲,我們能清楚感知她的痛苦,但卻無能為力。

作者在書中寫到:

醫學經常辜負其本應幫助的人們。我們把生命的餘日交給治療,結果為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好處,讓這些治療攪亂了我們的頭腦、削弱了我們的身體;我們在各種機構,比如療養院和監護室,度過最後的時光,刻板的、無形的慣例使我們同生活中真正要緊的東西相隔絕。我們一直猶猶豫豫,不肯誠實地面對衰老和垂死的窘境,本應獲得的安寧緩和醫療與許多人擦肩而過,過度的技術干預反而增加了對逝者和親屬的傷害,剝奪了他們最需要的臨終關懷。

02

作者在書中探究了照顧衰老而漸趨乏力的老人的幾種模式,最溫情的模式就是家庭養老,就像書中講到的菲利克斯和貝拉的故事,令人動容。

丈夫悉心呵護著日漸視障、記憶力大幅衰退的妻子,當他不得不把妻子送往護理技能熟練的療養區後,他發現護士們將貝拉當成病人而不是人,他們不會去關注貝拉喜歡的梳理頭髮的方式、喜歡的穿衣辦法、覺得舒服的安置辦法等等,他無法容忍將妻子帶回家照顧,儘管身體疲憊不堪,但精神上是釋然的,他們彼此給對方以最大的安全感和慰藉。

儘管貝拉還是於不久後辭世,但“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星期,她安寧地住在家裡,享受著他們的漫長愛情的溫暖,而不是作為一個心智迷失、思維混亂的病人住在療養區。”

最常見的模式是療養院,但在書中你可以看到,大部分老人不喜歡這種模式。他們往往不得不去,因為無法控制的身體的障礙,或者因為孩子無法負擔照顧他的重任。

療養院是一個你無法掌控的地方,看到書中的那些老人,他們曾經是那樣生氣勃勃,哪怕年逾花甲,仍然穿著亮麗的服裝,參加形式各異的活動。但一旦進入療養院,喪失了自由,你無法決定如何去安排時間、如何打理自己的物品,如何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生活。

想一想覺得很可悲,活了一輩子,到了晚年,反正沒有權利去決定自己的生活模式。正如作者在文中提到,很多年輕人會說,“我們自己想要自主權,而對於我們愛的人,我們要的是安全。”

我們在上了大學之後就開始習慣無拘無束,不受管制的生活,但我們卻要將自己強烈拒絕的被管束感,加到自己日漸衰老的親人身上,只因加了愛的名義。但這真的很矛盾,但有時候確實是無能為力。

03

正如作者在書中所寫,有很多人做了積極的嘗試,譬如在養老院中引入大量的動物,貓、狗、鸚鵡,用這些鮮活的生命來抗擊“療養院的三大瘟疫——厭倦感、孤獨感和無助感”。

譬如將養老院模式修正為生活中心模式,在這裡,老人們不再被管控,他們是主人,可以自由決定吃什麼、幾點睡、做什麼活動,管家只是提供服務和必要的幫助。

還有作者在文中頻頻稱道的善終護理,給予臨終之人最大限度的理解、尊重,並試圖減輕他們的痛苦,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去推廣的方向。

我們每個人都將老去,終將有一天面臨腿腳的不靈活、身體的臟器出現問題、頭腦也許會漸漸糊塗、視線漸漸模糊,如何能在儘可能的範圍內給予我們最愛的老人,也給予總有一天會老去的我們最大的自由與幸福,葛文德教授為我們講述了很多,包括選擇,包括心理。

其實有一句古語放在這裡也是合適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何快樂、自主、擁有尊嚴地活到生命的終點,社會的問題交給社會去解決,而我們能做的,是儘可能去推動它的進步,或者說從轉變陳舊的觀念開始。

記得大學畢業時寫的論文是關於社群養老的探究,那時只是為了完成作業拿到畢業證而已。其實想來這是一個很有現實意義的話題,現在的養老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窘境,我們這些獨生子女在未來也將面臨很多的選擇。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這本書吧,更多有識之士能推動中國的養老事業走上一條更加人性化的路,惟願。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女性如何減緩衰老,優質蛋白食物要這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