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肝病早期人體沒有強烈的不適感。它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器官,在肝病早期很難察覺到,只有病情較為嚴重時,才會反映出疼痛感,這就導致很多肝病患者到了晚期才檢查到肝臟出了問題。
肝病的發生和日常不良的飲食習慣以及作息不規律有密切的關係。另外,我們只有多掌握肝病健康知識,做好肝臟日常養護以及定期檢查肝臟,才能有效地預防肝病發生。
肝病“根源”不止是酒,提醒:這4種食物趁早撤下餐桌
1、高脂肪食物
日常飲食中,高脂肪食物非常多見,比如:肥肉、漢堡、炸雞、薯條等等。這類食物中脂肪含量較高,經常食用會增加我們肝臟的代謝負擔,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常見的表現就是肥胖。
經常食用會引起我們體內脂肪含量超標,肝臟也會出現代謝障礙,脂肪在體內以及肝臟大量堆積,增加脂肪肝的患病機率。
2、罐頭類食物
罐頭類食物常見的有:魚罐頭、蜜桃罐頭、豬罐頭、羊肉罐頭等等。
罐頭類食品方便儲存,保質期較長,大多數的廠家,會在罐頭食品中新增食用防腐劑,食用防腐劑中含有害物質,會對肝臟帶來傷害。
經常食用含防腐劑的罐頭類食品,會導致防腐劑中的有害物質長期堆積在肝臟,增加肝臟的代謝負擔,長此以往,會增加肝臟病變機率。
3、發黴食物
發黴食物中,有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毒素以及微生物,食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或者嘔吐,並對肝臟造成一定的損傷。
發黴食物中容易滋生一種毒素,黃麴黴毒素,這種毒素毒性非常強,是砒霜的68倍。
若經常食用發黴食物,會對我們肝臟造成嚴重的傷害,還會誘發肝纖維化、肝硬化以及急性肝損傷。
4、隔夜食物
日常生活中自然少不了剩菜剩飯,一般來說,剩菜剩飯最好當天直接倒掉,特別是青菜,但也少不了節儉的人,留到明天繼續吃,經常吃隔夜食物會對我們肝臟造成一定損傷。
隔夜食物中有我們看不到的有害物質,拿青菜來說,青菜中含有硝酸鹽,經過隔夜氧化後,會產生有害物質亞硝酸鹽。
經常食用亞硝酸鹽體內含量增高,對我們肝臟造成損傷,誘發肝臟患病機率。
肝病患者,有這3種症狀,一個不佔值得恭喜
1、尿液發黃
正常人體出現尿液發黃,常見是上火所致,降火會有很大的改善。但肝臟出現問題後會經常性的出現尿液發黃的症狀。
肝臟受損後,對體內膽紅素的代謝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引起體內膽紅素含量增多,膽紅素堆積的時間久了,會有少量的膽紅素隨泌尿系統排出,導致尿液發黃。
2、腹瀉
腹瀉通常是指排便次數增多,排便量較少,一般情況下是因為吃了過期食物或者腸胃消化不良所致,不是經常性的。而肝臟損傷後導致的腹瀉是經常性的。
人體消化道系統中有一種叫膽汁的液體,主要是幫助我們促進消化的,這種由我們肝臟進行分泌。
肝臟出現問題時,體內膽汁分泌量減少,消化道系統缺少膽汁後,會出現食物難以消化,導致經常出現腹瀉情況。
3、肝掌
肝掌是指手掌的大小拇指根處出現紅色斑塊,肝掌常見有個方面。
一方面是,女性在懷孕期間,體內的雌性激素分泌較旺,可能會出現短期的肝掌。
另一方面,是肝臟出現問題時,肝臟對體內的雌性激素滅活能力嚴重下降,引起體內雌性激素含量升高,從而導致毛細血管出現擴張現象,形成肝掌。
1、多喝水
肝臟不好的人經常喝水可能增加人體的基礎體液,促進肝臟的新陳代謝,還可幫助稀釋體內毒素,減少體內垃圾、毒素的堆積。
肝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日常需要時刻注意自己飲食習慣,以及定期做檢查,為肝臟保駕護航,也為自己的健康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