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祝安康是有道理的,不說為紀念屈原,只從這時節氣候的特殊性就可見。
古人認為端午時節天氣燥熱,瘟疫易流行,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有“避五毒”、“躲端午”等說法。
而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習俗,無論活動或飲食,大多為著安康而來。
對於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疫情未完全消除的當下,扎堆聚會尚有顧慮,人擠人的旅遊更不合宜。
趁此機會,把健康放在首位,和傳統風俗結合起來,依然可以過得儀式感滿滿。
掛艾草與菖蒲
將兩者插在門眉,懸於堂中。
艾草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菖蒲的葉片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且形狀為劍型,被稱為“水劍”,可以斬千邪。
採藥沐浴
草藥水,即是古籍記載的沐蘭湯。
端午這天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且所合之藥的藥效會保持很久。不少地方有采草藥煮草藥水沐浴的習俗,可治面板病、去邪氣。
佩香囊
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更重要的是健康。香囊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
薰蒼朮
在民間,蒼朮用來消毒空氣。
即將天然的蒼朮捆綁在一起,燃燒後產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
栓五色絲線
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
節日清晨,第一件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
再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以去邪祟、攘災異。
畫額
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可驅避毒蟲。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以鎮邪。
放紙鳶
端午時期,兒童放風箏稱之為“放殃”。不僅好玩,平安的寓意也有了。
跳鍾馗、懸鐘馗像
“鍾馗”是避邪扶正的象徵,端午跳鍾馗,寓意為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人壽年豐。
蘇浙一帶的居民大都在農曆五月於大門或堂中掛鐘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凶引福。
吃粽子
粽子肯定要吃的,那是拜神祭祖的貢品。
一般北方吃甜粽,南方吃鹹粽,如果甜鹹不限,更可隨意搭配。
吃五黃
五黃,即是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黃酒代替雄黃酒)。在端午節的中午吃五黃餐,即是把五種黃顏色的食物混在一起吃。
端午節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寓意利用端午節氣的力量,抑制黴運、提升自己的精力。
吃的方面,除了粽子、五黃,還有艾草糕、艾餈、打糕、煎堆、茶蛋、五毒餅、菖蒲酒、午時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