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當代的中國,有一種很奇怪的狀況:很多人把藥物當食物吃,把吃藥當成了一種生活方式,並且很多人越來越相信:這這樣的方法應該可以解決生命健康問題!然後就不斷地服藥下去,甚至沒有了斷掉藥物的想法,一天不吃藥,就覺得缺了點什麼!一旦不吃藥,心裡就開始惶惶然:我不吃藥,會不會就因此發生什麼危險?吃藥變成了一種心理依賴,甚至變成了“生命的保護神”(你不覺得太可笑了嗎)——為了活下來,哪管健康不健康?為了活下來,哪管生活品質高不高?為了活下來,哪管有沒有治癒的希望!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生命狀態——這就叫苟延殘喘!

中醫認為:是藥三分毒。藥物的作用,主要就是以偏制偏,以藥性之偏,對治人體之偏!藥物之所以被稱為藥物,就是因為藥物不同於食物,食物可以常服,而藥物不可常服!“藥”字從“樂”,表示的藥物是以(草木土石)之韻,合於人體之韻來起到糾治作用!人體本身是有韻律的,他遵循天地萬物之韻而變化,因為人體的這種韻律變化,所以我們使用不同的藥物來符合人體的韻律變化,在使用藥物的時候,不斷地調整方子,來適合這種變化。

“易以道陰陽”,一種藥物只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符合人體的韻律變化,如果過長時間使用同一種或者同一類藥物,勢必會改變自身原本的韻律,偏離了天地自然的韻律,讓我們離健康越來越遠!有這樣一個比喻:直道走路不拐彎,不是撞牆就是掉到坑裡,天天服藥的結果就是這個!對於一個比較好的中醫而言,一般三天到五天,就要給患者調一下方子,來適合病證的變化。如果一個醫生一開方就是半個月一個月,這就是一個庸醫!中醫的精髓就是變化,不知變化就沒有辦法解決疾病問題!醫易同源,同此變化也!膠柱鼓瑟,就是說的這種不知變化的醫生!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和三類人有關:一類是醫生,他們可能是偷懶,自己不去思考如何更好地解決健康問題,或者迎合患者想吃藥、愛吃藥的這種需求;一類是可能思維受限,相信權威,覺得醫學本身的發展就是這樣,很多病就是隻能吃藥解決,沒有第二種方法!一類人是患者本身,他們因為知識的侷限性,對生命健康本身的不了解、不關注,所以身體一旦出問題,就將之託付給醫院、醫生與藥物;同時又因為某些利益集團的誘導所形成的“社會輿論”,對吃藥這件事有著特別的信賴,慢慢地形成了一種堅實的信念:不吃藥就會影響到生命,健康什麼的就算了吧,不管了!還有一類人是隱藏在幕後的“既得利益集團”!就是那些製藥公司和疾病標準的制定者!他們最大的目的,就是“利益”和“利潤”,為此而罔顧人們的性命,甚至不惜因此而改變標準,製造各種花樣繁多的“概念”!

很多人在看《我不是藥神》的時候,感慨的是人性的堅忍與內心的良知,殊不知高藥價就是“既得利益集團”製造出來的,500元、5000元與30000元的價格差,銷售利潤空間是六十倍之多,那麼成本到底是多少?50元?還是30元?我們想想這個人為製造出的所謂“高價特效藥”,不感到寒心嗎?馬克思曾經說過: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它就保證被到處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走私和販賣奴隸就是證明。藥品的製造銷售,利潤率如此之高,“既得利益集團”如何喪心病狂,就讓我們思之不寒而慄!

對於患者本身,吃藥這樣的選擇最初可能是逼不得已(因為要相信醫生,相信科學),之後是偷懶圖省事(每天按時吃藥就可以解決問題,至少不會讓疾病進展,多簡單)式的習以為常,再往後是習得性無助式的聽天由命(反正治也治不好,暫時也要不了命,就這樣吧),最後則是救命稻草式地胡亂投醫(將一生的積蓄都花費在最後的幾年甚至幾天時間裡)。歸根結底,就是不相信健康是可以自主的,不認為自己完全可以通過日常生活方式的調養來解決疾病問題,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心身醫生!

醫學本身最關注的,也是身體本身的自愈能力,所有的醫療措施,都是建立在人體自愈系統的正常運作基礎之上,疾病的治療,離開自愈系統是沒有辦法完成的。我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所有脫離人體自愈系統的所謂療法(比如相當多的對抗療法)都是耍流氓!哲學中說: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對於一個人而言,放棄了自身的努力,將健康託付給外在的所謂條件(藥物或者手術之類),何其地愚昧,何其地無能,何其地迷信!但在今天這樣所謂“科學的語境”中,這居然成了我們認為的“最好的選擇”!

在一篇《所謂安全感,就是選擇權》的文章中,作者這樣寫:

“總有一天,我們最愛的父母會老去,

得癌症,進醫院。

比如得了肺癌,要化療。

化療藥物有很多種,

其中一種進口藥叫“貝伐珠單抗”,

2萬元一針,不醫保,

副作用小,不掉頭髮,

化療後不嘔吐,病人精神。

而普通中中國產化療藥,一千多一針,

可以走醫保,吃了嘔吐,

頭髮掉光,病人生不如死。

半年後病情進展,化療沒用了,

於是醫生又給你兩套方案。

一種是保守治療:吃中藥,疼到死。

一種是吃進口靶向藥,易瑞沙和特羅凱。

一天一片,每天1000元,不醫保,全自費。

但效果好,病人吃了以後,不昏迷,

能躺床上跟你聊天。

這是你最親最親的人,你怎麼選?

還怎麼選?”

我們選擇了所謂副作用小的進口藥,依然擋不住“半年後的病情進展,化療沒有用了”!

保守治療的吃中藥,以及所謂的靶向藥,就是今天大部分人關於癌症治療的認識!

這裡所有的治療,都是姑息療法,就是說沒有辦法,走一步看一步,無可奈何!為什麼不去看看有什麼其他的可能性呢?因為那不科學!就像那些在泰國沉船上的中國遊客一樣,危險來臨的時候,想到的不是自救,而是聽天由命,將自己的生死交給了不負責任的導遊和艇員之類!

在生命健康這個領域,相信了外在的力量,就放棄了生命的根本——身體的自愈能力,也就放棄了健康!你的生命也將呈現出“苟延殘喘”之態!

美國醫生特魯多的墓誌銘上這樣總結醫學的作用:偶爾治癒,經常幫助,始終關懷,這句話真正點出醫學的本質。醫藥的作用,非常有限,並且它們都是通過幫助人體自愈系統而發揮作用,我們不要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它的身上!設若不信,我舉一個醫學史上的例子——南丁格爾。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年)期間,傷兵營的死亡率高達90%,但是南丁格爾團隊的入駐,在很短的時間內傷兵營的死亡率下降到15%~20%之間,那個階段,有效的抗生素之類的藥物還都沒有出現,那麼起作用的是什麼呢?是南丁格爾團隊的認真照護與全心關注,這看起來似乎是一種“神蹟”,但其實是人性的光輝!正是護士們的“經常幫助”與“始終關懷”,挽救了大部分的傷兵,可見醫藥的作用並非我們想象的那樣輝煌,只是“偶爾治癒”而已!

在醫學發展的過程中,既要有道,也要有術,但很明顯道大於術。在中國文字中,醫字有兩種寫法:毉與醫,這兩個字的轉換,正是中醫學從道(毉從巫,巫關注的是生命之道)到術(醫從酉,酒是《內經》中湯液醪醴的代稱,關注的是治療的技術與方藥)的過程顯現。上古之時愈病,可祝由而已;後世之治疾,則是方藥已病,這就是醫學發展的歷程,但這未必是一種進步,只是適合當時的情況而已。“反者道之動”,今天的醫學,已經發展到了它的極致,出現各種各樣的“過度治療”,更加依賴於藥物和所謂技術,如何改變這樣的狀況?“矯枉必須過正”——就像我們提倡男女平等,經歷了數千年的男權社會,想要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就一定會經歷女權的伸張,甚至在相當的程度與時期內女權要超越男權,最後才會迴歸平等。今天我們重視藥物和技術,但是也一定會經歷一個重視生命之道與內在自愈能力的時期,才能道術並重,讓醫學呈現它的本來面目:偶爾治癒,經常幫助,始終關懷!同時也讓我們看到:愛是生命最好的療愈!

有很多人會說,得了病不用藥,那能怎麼辦,讓我挺著嗎?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說:70%以上的冠心病不需要做支架,日常的生活調養就可以讓硬化的血管恢復正常。所謂的日常生活調養就包括飲食、起居、運動、情緒等內容的疏導與調養,“管住嘴”、“邁開腿”之後,就可以真的不用上支架了,何樂而不為呢?不僅如此,我們日常認為的糖尿病無法治癒,終生服藥並不是真的,最新的研究表明,50%以上的糖尿病病人通過為期半年到一年的日常生活調養之後完全恢復正常,所以說,不服藥也一樣能解決疾病問題,這絕不是忽悠人,這是今天“醫學科學”的最新結論!很多人包括很多醫生,還停留在吃藥治病的觀念裡,讓自己一日一日麻木地服藥,等待著渺茫的健康希望!

在我看來,健康其實很簡單:氣血有源(健:有力),輸送正常(康:通暢),人體就能獲得健康。解決健康的問題有兩個方向:一是通過談話疏導心結,二是通過手法疏導身結,心身暢達,內外合一,這就是健康的最高狀態!這也是我通過數十年研究《黃帝內經》以及醫學和心理臨床驗證所整理出來的“心身整合療法”!之前我還經常開中藥來治療疾病,大概從四五年前我的“心身整合療法”完善以後,我就很少使用藥物,一樣取得了非常好的臨床效果!現在我越來越深的感覺到:人體最有效的治療,是啟動人體自愈系統,不用藥物的治療,可能是最貼合生命之道的治療方式,同時也是最為簡便廉驗的治療方式!使用這樣“大道至簡”的療法,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最好的心身醫生,不僅解決自己的健康問題,也能“孝親養子”,做家人的健康保護神!怎麼樣,你不想試試它的效果嗎?來涵予心身健康諮詢機構,做自己和家人的心身醫生!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中醫 三體一本 與高血壓病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