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醫體質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新興學科。國內許多中醫藥學者都對中醫體質學從基礎理論、實驗研究、臨床運用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為中醫體質學的創立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體質分類是中醫體質學研究的基礎與核心內容,是從複雜的體質現象中提煉出有關規律,最終建成體質分類系統。中醫體質學以生命個體的人為研究出發點,旨在研究不同體質構成特點、演變規律、影響因素、分類標準,從而應用於指導疾病的預防、診治、康復與養生。中醫對體質的論述始於西漢時期的《黃帝內經》,但長期以來,有關中醫體質內容,僅散見於一些醫著和文獻,並未形成專門的學科體系。本期我們去了解中醫體質之溼熱型體質(二)
【溼熱是什麼】所謂溼,就是通常所說的水溼,它有外溼和內溼的之分。外溼是由於氣候潮溼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溼,使外來水溼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溼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溼”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脾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水溼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溼的入侵,外溼也常困阻脾胃使溼從內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所謂熱,則是一種熱象。而溼熱中的熱和溼同時存在的,就是溼熱證,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溼重,溼與熱合併入侵人體,或因溼久留不除而化熱,或因“陽熱體質”而使溼“從陽化熱”,因此,溼與熱同時存在是很常見。
【溼熱臨床表現及診斷】1、全身表現:形體偏胖或消瘦,面垢油光,感覺自己肢體沉重睏倦以及心煩、失眠、乏力、精神不振口渴等症,男性多有陰囊潮溼、女性常有帶下增多;若脾胃溼熱,則脘悶腹滿,噁心厭食等;若肝膽溼熱,則兩脅脹痛,口苦食慾差,或身體眼晴發黃等;若膀胱溼熱,則見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色黃濁;若大腸溼熱,則出現腹痛腹瀉,大便裡急後重或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感或疼痛;2、舌苔脈表現:舌紅苔多出現黃膩,脈或數或滑數或弦數。
3、溼熱體質發展:從許多病例研究發現,溼熱體質的患者若不注意順其發展會出現容易長痤瘡、平時易脫髮、婦女常出現帶下病、易發泌尿道炎症、急性黃疸性肝炎等等。另外面板也更加容易出現各種皮癬、體癬,還有黃疸等。這種體質的人群還更加容易出現腰痠背痛或者是渾身疼痛的毛病。
【調理方案】
1、飲食調理:飲食需節制,不可多吃肥甘厚膩食物,肥甘厚膩容易助溼化熱,多吃一些清熱利溼的食物,比如青綠豆,赤小豆,薏苡仁,鮮苦瓜,青黃瓜,鮮藕節,有機番茄等,應該節制飲酒,酒易助溼生火,減少肉食類食物的攝入多吃蔬菜,保持大便的通暢。2、改變生活習慣:日常生活作息習慣要改變,不易熬夜。改正不良嗜好,如戒菸限制酒。3、中藥調理:我們在調理溼熱證時一般要分清是溼重還是熱重或溼熱並重。若溼重則以化溼為主,可選用六一散、三仁湯、平胃散等方劑;若熱重則以清熱為主,可選用連樸飲、茵陳蒿湯以及葛根芩連湯等方劑。如果出現特殊病證,如溼疹、瘡皰,則加野菊花、紫地丁草、苦蔘根、白蘚皮;如關節腫痛加小桂枝、金銀花藤、白桑枝等;如腹瀉加痢疾就要用白頭翁、地榆、車前草等;若陰囊溼疹、睪丸脹痛加用龍膽草、苦蔘根等;出現血尿可加大小薊各量、白茅根、石葦葉、扁蓄草等隨證加減。至於臟腑溼熱則按下列證型調理:
【脾胃溼熱證】如果出現有脘悶腹滿,噁心厭食,大便溏稀,尿短赤,脈濡數等症狀。治當清熱化溼,以藿樸夏苓湯為主方。藥選:廣藿香、川厚朴、煮半夏、白茯苓、苦杏仁、薏苡仁、白豆蔻、黑豬苓、建澤瀉、淡豆豉,可用用王氏連樸飲。藥選:川厚朴、薑汁川連、石菖蒲、制半夏、香豆豉、焦梔子、幹蘆根等。【肝膽溼熱證】如果出現有兩脅脹痛,口苦食慾差,或身體眼晴發黃,或發熱怕冷交替,脈弦數等症狀。治當清熱利溼。以龍膽瀉肝湯為主方。藥選:龍膽草、北柴胡、山梔子、川大黃、條枯芩等。【大腸溼熱證】如果出現有腹痛腹瀉,甚至裡急後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症狀。治當清熱利溼、行氣導滯。以白頭翁湯為主方。藥選:白頭翁、川黃柏、川黃連、川秦皮、廣藿香等。【膀胱溼熱證】如果出現有尿頻尿急,尿道灼痛,尿黃赤短少,小腹脹悶,或伴有發熱腰痛,或尿血,或尿有砂石,大便幹,舌紅苔黃膩,脈數等症狀;當以清熱利溼為主。以八正散為主方。藥選:金錢草、車前子、川木通、淡竹葉、川大黃、益母草、建澤瀉、白茯苓、扁蓄草、石葦葉等。【溼熱痺證】如果出現有骨節及肢體煩疼、或關節紅腫疼痛,或寒戰身熱、面目萎黃、口乾不欲飲、苔黃膩、舌質紅、脈濡數或滑數等症狀。當以清熱宣痺為主。以白虎加術湯為主。藥選:茅蒼朮、生石膏、知母肉、香粳米等。
最後介紹一款清除溼熱之茶飲:綿茵陳10、薏苡仁15、鮮蘆根30、香荷葉10、車前草10、鮮六角仙(爵床)30,以上以克為單位,合在一起放在煮茶器中自動煮開當茶飲。
總之溼邪性粘滯,溼邪傷人,常與風、寒、暑、熱等邪相兼為患,而病風溼、寒溼、暑溼、溼熱等病證。若溼邪傳裡,根據人體體質及臟腑盛衰,久之亦每易從寒化或從熱化,若素體陽熱壯盛,則溼邪從陽而化熱,則多轉化成纏綿難愈之溼熱證。若素體虛寒,則溼邪每從陰化寒,可轉化成寒溼病證,若與體內痰液纏綿則易出現痰溼證型,因此下一章節我們將介紹中醫體質之痰溼型體質(三)。【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