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正式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離入伏的日子越來越近。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難熬的日子,“桑拿天”名不虛傳,燥熱、溼熱、悶熱,所有的感覺體驗都與“熱”有關。

這種天氣除了吃一些適合夏季的水果和蔬菜,也別忘了喝一杯消暑解渴的茶。

在唐代之前,茶更多的是作為藥用。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對茶的定義是:味苦甘、微寒、無毒“,茶性寒涼,可去體內燥熱。

夏季喝茶,是補充水分的好方式。除了補水,茶中的多酚類物質、多糖類物質、氨基酸及蛋白質等成分,也對身體非常有益。

下面推薦五種非常適合夏季飲用的茶,可以用蓋碗沖泡,也可以用杯子沖泡,雖說滋味口感會有所不同,但都是讓人愉悅的味道。

No.1 新白茶

雖說白茶有越老越好的說法,但這並不能掩蓋新白茶的優點。

白茶是六大茶類中製作步驟最簡單,但也是最考驗鮮葉品質和製作工藝的茶類。僅有萎凋和乾燥兩步,一款茶是否好喝就要看茶葉的內質和這兩步中是否沒有錯誤了。因為在白茶的製作中,一旦有一點失誤,很難通過之後的步驟進行彌補。

新白茶為什麼適合夏天喝?因為它清熱潤肺,祛暑解熱的特點。這跟它的工藝密切相關。

而杯泡,更推薦白牡丹或者壽眉。原因是:白毫銀針的新茶過於鮮嫩,用杯泡味道非常淡,而且也有一種“暴殄天物”的感覺。而牡丹和壽眉價效比高,有芽有葉內質更豐富,適合杯泡。

白茶的新茶大多不挑沖泡方法,溫度和坐杯時間都可以不用太控制。不同的沖泡方式可以有不同的滋味口感。

No.2 高山小種紅茶

聽過一種說法“冬飲紅,夏飲綠”,但我認為這並不是絕對的。夏天如果只喝綠茶和白茶,身體也會有過於寒涼的問題。

另外,還想澄清一個一下:只要選擇的茶沒有問題,不是通過焙火掩蓋一切的,夏天喝紅茶,並不會上火。

小種紅茶,滋味醇厚,有香氣但不會過於甜膩。而為何要強調高山茶,是因為高海拔產區的茶更耐沖泡。在杯泡而且不茶水分離的情況下,高山茶久泡不會產生爛葉子的味道,口感會保持一致性。

在夏天,偶爾喝喝紅茶,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No.3 小品種輕火巖茶

巖茶是烏龍茶中的重要一類。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不寒不熱,潤燥生津。而烏龍茶,可以算的上六大茶類中的高香型別,巖茶中的小品種則是巖茶中的“高香選手”。夏季悶熱,喝一杯香氣馥郁的茶,可以提神醒腦,驅走煩躁。

杯泡巖茶,建議選擇輕火工藝。因為輕焙火工藝可以更好的保留茶的香氣,而沒有太大的火氣。

杯泡巖茶,建議減少投茶量。巖茶與單樅,大家更喜歡大投茶量的泡茶,因此正常情況下每100毫升投茶量在5g左右,小泡袋是8g/泡的裝法比較常見。杯泡的時候,每次投茶2-3g左右即可,這樣既可以很好的品嚐茶的香氣和滋味,還不用擔心茶水不分離帶來的苦澀感。

No.4 清香鐵觀音

鐵觀音與巖茶同屬烏龍茶類,但相比於巖茶,清香鐵觀音的發酵程度更低一些。鐵觀音號稱“八泡有餘香”,其獨特的蘭花香和觀音韻吸引了眾多茶友。而鐵觀音也有止渴生津的作用,夏季可以消暑去火。

杯泡鐵觀音,也要減少投茶量。鐵觀音大多采用7g的真空泡袋裝,而杯泡則可以將7g茶分2次沖泡。這樣既能夠保證茶的滋味,也不會過濃,避免對腸胃刺激太大的問題。

No.5 綠茶

綠茶是許多茶友在夏季的第一選擇。綠茶是不發酵茶,口感清爽,非常適合夏季。飲用。

但是在我看來,綠茶更適合春季。綠茶適合飲新茶,春季可以綠茶嚐鮮。夏季,綠茶不易儲存,最好放入冰箱-4度左右保鮮。

綠茶本就適合杯泡,即可賞形觀色,又可以品滋味。

這五款茶,可以在正襟危坐中品出特色,也可以用一個茶杯解決喝水的煩惱。除了熱水沖泡的傳統方式,它們也非常適合冷泡。

簡單的一瓶純淨水或礦泉水,加上3g左右茶葉,放入冰箱6-8小時,出門隨手帶上一瓶,秒殺碳酸飲料的口感,而且更加解渴健康。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會治病不如會防病,三伏天養生,這8件事不花一分錢請務必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