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網上流傳這樣一個段子: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
枸杞難擋歲月催,杯裡再加點當歸
當歸難補身體虧,放根蟲草還不貴
蟲草雖然是很好,鹿茸腎寶是絕配
鹿茸腎寶難受補,紅糖人蔘展雄威
紅糖人蔘不如酒,認準鴻茅全都有。
就這樣,保溫杯裡泡枸杞,成了中年人的代名詞。
此後,更是有了
如果生命,到此為止,你是不是沒有任何遺憾?
你在朋友圈出了一張閒置的健康年卡;電梯壞了,你自嘲說今天可算運動了一次;你敷著最貴的面膜, 熬著最長的夜;聽說手機螢幕輻射大,你換了張綠色的屏保……
諸如此類網上的各種廣告段子,不得不說,加重了你的焦慮和心理恐慌。怎麼辦?想要健康,無病無災的好好活著,那就買……於是乎,各種心甘情願的為健康消費!可是,你的消費,真的買來健康了麼?
病例一:這是前幾天看的一位男患,32歲,因為服用黃芪過敏來診。前一天發病的時候,已經於醫院急診用地塞+葡萄糖酸鈣,脫敏治療了,來診時身上已經無紅疹及瘙癢了。
這位患者,為什麼吃黃芪呢?因為他認為自己身體虛。
“我認為我體虛”,這句話似乎成了現代好多人吃補品、保健品的理由。
患者為什麼認為自己體虛呢?他給出了充分理由:
該患3月份扁桃體發炎,打吊瓶,服抗生素(具體不詳)後痊癒。6月5日,再次發作一次扁桃體炎,這次明顯升級了,白細胞:10.7*1012/L,用了激素和靜點抗生素(具體不詳)後才痊癒。
此後,他認為自己免疫力低,開始服用各種聽說對自己身體好的藥物:半月板有積液、磨損,聽說氨糖、鈣片、Vit-D、複合Vit有效,那就通通吃上,網上看到六味地黃丸有病治病,無病提高免疫力,那也整上。還不行,聽說黃芪泡水,提高免疫力,那就泡上。哪分什麼寒熱虛實,哪用什麼陰啊、陽啊的,只要聽說對身體好,通通用上。
這樣的情形是不是感覺超級熟悉?像不像盲目跟風的你們?像不像你們被保健品、保健床墊洗腦的老父親、老母親?
患者來診後,我聽完他的敘述,我說:你所有口服藥全停!
這個患者飲酒史10年,1個月能飲酒3—4次,每次白酒半斤,啤酒5—6瓶,每2個月飲酒過量能吐一次 。不吸菸。大便1次/日,不成形。2年前開始,反酸,燒心,胃鏡提示:反流性食道炎。間斷吃奧美拉唑、雷貝拉唑、雷尼替丁。吃藥期間反酸燒心緩解,停藥一陣再發,打嗝,胃部飢餓痛。有咽炎。去年曾耳鳴1個月。
平素習慣熬夜,基本半夜12—1點睡覺,有時候3點多睡覺。脈沉弦細數無力。
患者服藥後自覺反酸、燒心能基本緩解了,結果有一天忍不住,半夜12點多又吃了點宵夜,後果就是晚上睡覺時被酸水嗆醒了。原方服藥不好用了,未敢再多進食,每天喝一頓粥。
予患者調整用藥後再服2劑,並囑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三餐定時定量。7.2來診,舌苔不那麼膩了,反酸、燒心、胃痛都沒有了。
病例二:無獨有偶,上週還有一位朋友和我說:“最近覺得身體不大好,想吃中藥調理一下。”
從舌苔初步來看,這是一例陰虛,誤服人蔘進補的患者。
病例三:一例肺癌術後的患者,問我是不是可以吃燕窩,聽說燕窩潤肺。我給她講了一個我的親身經歷,親自踩的雷。
大概4、5年前吧,雖然是中醫藥大學畢業的,但一直乾的西醫,鋪天蓋地都說吃燕窩這個好,那個好,又養顏美容、又潤肺,而且賣燕窩的商家打出來的廣告,感覺也很有道理。於是我也加入了吃燕窩的行列。但是在大連邁凱樂轉悠一圈,比較了各大品牌的燕窩,還是買了老牌子“北京同仁堂”的燕窩,一盞一碼,可追溯。還特意買了煲燕窩的小鍋,一切準備妥當,開始了我的吃燕窩生活。燕窩吃了一段時間,感覺面板是好了,吃到快一個月的時候,月經提前來了,繼續吃燕窩,毀了,月經2個月來了3次,這下我懵了,好頓緊張,又是婦科檢查,又是腫瘤標誌物,又是CT,一頓檢查,全部正常。後來想到了燕窩,立刻停用燕窩。大概停了2個月以後,月經才恢復正常。後來又問了周圍的喝即食燕窩的一些女朋友們,她們什麼感覺也沒有,月經也沒變化,想了一下:可能自己體質不是喝燕窩的體質。但是又覺得不太對勁,專門的去查了一下燕窩:燕窩本身具有滋陰、潤燥和補中益氣等功效,但是對於燕窩到底有沒有雌激素的問題,卻是一直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但是作為一個理智的醫生,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真正的燕窩,恐怕還是含有雌激素的。要不它怎麼能那麼明顯的改善面板,吃完隔斷時間,又恢復原來狀態呢?所以後來改成偶爾吃個銀耳蓮子羹了!
病例四:不得不又一次提到牛黃安宮丸。“牛黃安宮丸節氣養生”一說,據傳從驚蟄開始服用,每天1粒,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更可笑的是,我聽到的最新版本:牛黃安宮丸,在春、秋二季口服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關於安宮的用途,是“涼開”的急救用藥。新冠肺炎,用上ECMO的患者,才可能用得上安宮牛黃丸。
病例五:我最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不公佈處方和用藥量?”
我用自己親治的一個患者來說明。
曾經治療一個心梗患者,估計梗塞血管不是主要血管,醫院讓其做支架,患者未同意。該患還有重度哮喘、肺氣腫,說話有拉絃音(哮鳴音)、便祕、失眠、高血壓。我開了1服藥,劑量大,重劑起沉痾。患者第一天喝完,排便10餘次後,喘憋、胸痛、哮鳴音全部緩解,中醫講是:肺與大腸相表裡。繼之又抓了2付。3付藥喝完,睡眠改善、血壓穩定,但是有腹脹,午後明顯。
後來患者愛人聽廣播講座說:麻黃湯可以治療哮喘,問我,我說:“麻黃有提高心率的作用,容易導致心率失常,不適合你這種喘證,繼續按原方再加兩種治療腹脹、理氣的藥吧!”患者說好!過兩天,患者說她難受、心率失常了、胸痛、喘憋、睡不著覺了,血壓也上來了,我當時就懵了,我對自己開的藥是有信心的,不能是吃我的藥出問題了呀!結果仔細一問:患者愛人略懂點中醫,覺得那個老專家說得有道理,就給她抓了3付麻黃湯,一副未盡劑,所有症狀就又全出來了,心慌難受,就又加了美託洛爾。
麻黃湯,無罪,是傷寒論裡面汗法的代表方,是中醫驅邪外出的重要方劑,其加減方也確實可以治療喘證,但是有適應症和禁忌症的。然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亂用這些方子,就真的適得其反,不是治病,而是致病了!
病例六也是上週看的一位女患,二胎媽媽,月經量大,氣血雙虧。告訴我,她平時喜歡做高溫瑜伽,感覺做完特別舒服,拉筋也特別容易。我都無語了。中醫有:“津血同源”之說。汗為津液所化,汗出過多則耗津,津耗則血少,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說。亦有“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之說。
汗出損傷正氣,故人之氣血陰陽過虛者禁汗,尤忌強發其汗。《傷寒論》有“脈微弱者”、“咽喉乾燥者”、“淋家”、“瘡家”、“汗家”、“衄家”、“亡學家”、“身重心悸者”、“尺中遲者”、“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蚘”等不可發汗之十禁。
結論:把“進補與養生保健視為同義詞,”是養生保健誤區中最最危險的一個。1.首先,從理論上說補藥不等於養生。
清•羅國綱謂: “補者,濟其虛也。” (見《羅氏會約醫鏡•論補》)反過來說,即“不虛無補的正常人身上,就會把正常人的平衡搞亂。此進補不等於養生保健。
有句話說:“參芪殺人無罪,大黃救人無功。”這裡的“參芪”代表的是補藥,“大黃”代表的是瀉藥。
從古至今,長壽者,多居深山老林,都是粗茶淡飯,誰有條件進補?
反過來看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到清代短命的天子倒不少。什麼劃入短命?根據古語“人生五十不為夭”推算,則年未五十而死,都屬短命。現在可開啟歷史書籍來看看:
秦·始皇贏政,49歲。
西漢·文帝劉恆, 45歲。
景帝劉啟,47歲。
宣帝劉詢, 42歲。
元帝劉奭,43歲。
成帝劉鷔,45歲。
東漢·明帝劉莊,47歲。
章帝劉炟, 30歲。
安帝劉祜, 31歲。
桓帝劉志, 35歲。
靈帝劉巨集, 33歲。
魏·文帝曹丕, 39歲。
明帝曹睿, 34歲。
唐·順宗李誦,45歲。
憲宗李純, 42歲。
宣宗李忱, 49歲。
懿宗李漼,40歲。
宋·太祖趙匡胤,49歲。
英宗趙曙,35歲。
神宗趙頊,37歲。
元·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 42歲。
武宗孛兒只斤海山, 30歲。
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 35歲。
明·宣宗朱瞻基, 38歲。
英宗朱祁鎮, 37歲。
憲宗朱見深,40歲。
孝宗朱佑樘, 35歲。
武宗朱厚照,30歲。
穆宗朱載垕,35歲。
光宗朱常洛,37歲。
清•文宗(威豐)愛新覺羅奕詝,30歲。
德宗(光緒)愛新覺羅載湉,37歲。
這一批豐食恣補的皇帝壽命特別的短。上表已把不滿30歲的,他殺及自殺者都排除在外了,否則人數更多。這個統計,有力證實了:進補絕非養生保健之策。凡衣服殘破者,要修補;短者,要補長。而對不殘、不短、不破、不洞的衣服,誰會打上補丁?
即使你的確虛、但虛有陽虛、陰虛、氣虛、血虛、氣血雙虛、津枯、脾虛、腎虛、腎陽虛、腎陰虛、胃陽虛、胃陰虛、衛氣虛、心氣虛等。對這裡的每一種虛證,都有針對性的補方補藥。如若陽虛者服補陰藥,非徒一無效益,有時還有副作用。
反過來說,每一種補方補藥,都有它的適應症,猶如一身衣服,不可能春夏秋冬都適宜。
進一步說,平時進慣了補,一旦你正氣一衰,在真正需要補的時候,則因長期補藥,早已產生耐受性,只能坐視無策可施。故而中醫有兩句俗語:“少年進補,老來吃苦”。“腰帶長、壽命短。”
2.亂吃藥,這是養生保健中更為可怕的事情。中醫中藥之所以治病,是以藥物的偏性,糾正人體的偏性。
中醫醫生有時都把握不好方劑、藥物的適應症,你們怎麼就敢憑著自己的判斷、聽著廣播裡的宣傳,隨便對號入座,隨便吃藥呢?
《素問•五常政大論》“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復如法。翻譯過來就是:患病的時間有久新,治療的方劑有大小,有時要用有毒的藥物,有時要用無毒的藥物,這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用猛烈的毒藥治病,到病去六分的時候,就要停止使用,普通的毒藥治病,到病去其七,輕微的毒藥治病,到病去其八,都應該停止使用,只有無毒性的藥物,才能用到病去其九,然後再以“谷肉果菜”的飲食療法,以清除病後餘邪,使機體完全恢復分健康。總的說,在治療上不宜過分依靠藥物,因為\\過了,便要傷及正氣的。如果沒有全部好,可以再用以前的方法。
《素問•藏氣法時論》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翻譯過來: 使用毒藥治病,以飲食來培養正氣,其中以五穀為主要營養,並配合五果、五畜、五菜作為適當的輔助和補充,氣味和合,可以補益精氣,促使早日恢復健康。
有一句俗語:蘿蔔、青菜保平安!
談談怎麼養生保健《素問·上古天真論》記載:“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又說:“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對於四季養生保健,《內經》早做解讀: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面板,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槁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唯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
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
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
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
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我就不翻譯了,百度一下,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