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某男,患少腹疼痛,喜熱畏寒,舌質淡嫩,脈弦而細,此為厥陰內寒證。

予當歸四逆湯治療。

當歸1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細辛6克,通草6克,炙甘草6克,大棗15枚,生薑12克,吳茱萸10克。

服藥二劑而痛止。

按語

當歸四逆湯是治療厥陰血虛寒證的主方。厥陰屬肝,肝體陰而用陽,主藏血液,所以肝虛多以血虛為主。血虛則失其溫煦之能,因而生寒。用當歸四逆湯養血散寒以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或沉寒冷積,或中焦寒飲,則在方中加吳茱萸,生薑以溫散沉寒。

本方在臨床上可用來治療婦女經期受寒的痛經;寒疝腹痛;寒痺關節疼痛;較嚴重的凍瘡疼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及雷諾氏綜合症而見有肢端厥冷麻木疼痛,以及頭目牽引疼痛等。凡屬血虛有寒,或厥或痛,皆可選用,常能獲得滿意的療效。

[現代應用]

1. 以末梢血管狹窄或閉塞導致血液迴圈障礙為特徵的疾病是本方的主治方向。如血管神經性頭痛、雷諾氏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凍瘡、陽痿、紅斑性肢痛、硬皮病、手足皸裂、精索靜脈曲張等;大動脈炎也可使用本方;大腦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造成的頭暈,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的冠心病也有使用本方的場合,臨床不可忽視。

2.高血壓頭痛、腦外傷頭痛、牙齦炎、三叉神經痛、消化性潰瘍、腸痙攣、輸尿管結石、肩周炎、慢性腹膜炎、腰肌勞損、子宮附件炎、子宮內膜異位症、膽囊炎,膽道蛔蟲症、坐骨神經痛等各種疼痛性疾病見有四肢末端發冷者也有使用本方的機會。

3.還用於梅尼埃綜合徵、過敏性紫癜、慢性蕁麻疹、怠慢性前列腺炎、附睪炎、陰吹、縮陰症、腱鞘炎等疾病;另外,外感病初期、發熱誤汗後、月經期或同房時(後)感寒受涼也容易出現本方證。

[經驗參考]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是本方的經典主治。短短的八個字描繪了末梢迴圈障礙的病機。由此可以推斷出病人多有四肢(手足)或麻木,或癢,或疼痛,或冰冷,或青紫。或發紺。其實,末梢除了四肢外,還包括頭部、五官等部位。如耳部凍瘡、鼻黏膜的蒼白、腦血管痙攣的頭痛等也應當屬於末梢迴圈不良。之所以強調“手足厥寒、脈細欲絕”—是因為尹足部顯而易見,容易識別,二是以此為例,旨在示人舉一反三:。歷代醫家根據這八個字對本方的臨床應用進行了極大的發揮。

如《傷寒論類方法案匯參》載張文希治—人周身疼痛發厥,脈細,忽爾目盲不見燈,於本方加吳茱萸,眼明如故。又載文學家駱元賓,十年患病,形容枯槁,李士材目示之,左脅有形,其大如臂,以熱手按之,瀝瀝有聲,甚至上攻於心,悶絕者久之,熱醋薰炙方蘇。治以本方,半月形漸小,更以八味間服,半載不輟,積塊盡消,而不復發矣。留章傑治一女,年未四十,氣血衰微,形體瘦弱。天前受寒後今晨頭暈不起,手足厥冷,言語無力,神志無差,雖形寒而無大冷熱,舌淡而潤,脈細欲絕。投以本方去細辛加附子,服後二劑汗出而愈(《傷寒方臨床闡述》)。

俞長榮治一女,三十歲。月經來潮洗澡致全身顫抖,手足冷痺,下肢冷過肘膝。伴心悸,心煩不眠。舌紫胖苔黃膩,脈細澀。投以本方以吳茱萸易細辛,服藥諸症均明顯好轉(《傷寒論匯要分析》)。

矢數道剛用本方加吳萊萸、生薑治療手足端冷,以及末端瘀血發生凍瘡者。以脈細,受寒則腹脹,腹痛者為適應證。並附治驗一則,女,27歲,每至冬季則發凍瘡,體瘦,面色黃褐而無紅潤,脈軟弱,腹部陷沒、無力,有胃內停水,並有胃下垂,食慾不振,易疲勞等症,投以上方,凍瘡好轉,面轉紅潤,納增,體稍發胖,面板色澤如常(《漢方辨證治療學》)。“手足厥寒、脈細欲絕”是全身證,除此之外還會伴有具體的區域性證,臨床當注意。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200味中醫常用中藥功效口訣大全+ 50味不可擅自使用的"毒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