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疼痛、駝背、身高降低和骨折都是骨質疏鬆症的主要表現,其中,骨質疏鬆症的嚴重併發症是骨折,通常在日常負重、活動、彎腰和跌倒後發生,嚴重影響人的生活品質。
對骨質疏鬆的4大誤區骨質疏鬆只有老年人才得?由於運動量不足、缺乏晒太陽、飲食過於精細等不良生活習慣,骨質疏鬆症正向年輕人發展。
在35歲前後,人體骨量在達到峰值後開始流失,不可逆轉。如果不注意及早“儲備”骨量、補充鈣質就好像在骨骼中埋入了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引發骨質疏鬆、骨折等骨骼問題。
所以,預防骨質疏鬆最好就要趁年輕,從現在就開始。
以形補形,喝骨頭湯就能補鈣?其實,喝骨頭湯對補鈣的作用微乎其微。
研究證實,品質相同的牛奶和骨頭湯,牛奶中的鈣含量遠遠高於骨頭湯中的鈣含量。骨頭湯中不僅含鈣量並不高,反而含有大量的脂肪,會與鈣結合成皂化物,妨礙鈣的吸收與利用。長期食用還容易導致高血脂、高尿酸、肥胖,反而加重鈣流失。
防止骨質疏鬆要少動?骨骼發育程度、骨量大小與運動密切相關。運動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進行戶外運動以及接受適量的日光照射,有利於鈣的吸收。運動中肌肉收縮、直接作用於骨骼的牽拉,會有助於增加骨密度。
有研究發現,經常參加運動的老人,骨密度、平衡能力更好,更不容易跌倒,有效預防骨折的發生。
所以我們該如何預防與治療遇到骨質疏鬆,一定要注意調整自我的生活方式。
1、合理磨食
食用含鈣、磷高的食品,如魚、蝦、奶、雞蛋、豆類、綠葉蔬菜等;避免酗酒、避免嗜酒、少喝啡、濃茶,減少糖、食鹽的攝入;補充骨膠原蛋白及多種微量元素,增加骨量。2、多運動
鈣與骨質疏鬆動物的骨頭是由活細胞和礦物質(主要是鈣和磷)混合構成,正是這些礦物質使骨頭具有堅實的物性。鈣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礦物質元素,約為人體重的1.5~2.0%,總量達到1200~1300g,其中99%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組成人體支架。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人若要有力氣,就得吃飯;骨頭若要結實,就得有“鈣”吃。
但是,對食物中的鈣,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情況,嬰兒可以吸收食物中鈣的50%以上,兒童吸收40%左右,成年人吸收約20%,40歲以上的成年人,鈣的吸收率平均每10年減少5~10%。因此,年齡越大對鈣的吸收能力越差。
而且,鈣與骨的轉換率隨年齡而變動,0~1歲嬰兒可達100%,以後逐漸降低,至兒童階段(7歲-14歲)每年為約10%;據推算,10歲前兒童骨鈣沉積約150mg/天,青春期(13歲至23歲)骨鈣沉積為約275~500mg/天。後續一段時間,骨與鈣的轉換達到平衡,40~50歲以後,骨轉換以骨吸收為主,骨品質下降,隨年齡增加其下降速率約為0.7%/年。因此,年齡越大,“鈣”變成“骨”便越困難。
老是自然規律,人無法避免自己變老,但卻可以在“鈣”上做文章,可以增加對鈣的吸收。
如何加強對鈣的吸收?靠維生素D:維生素D能明顯促進鈣吸收,它是通過能刺激鈣結合蛋白形成,參與“鈣”在腸道的吸收。有研究顯示,維生素D可使鈣吸收增加54%。
哪些食物含有維生素D?含脂肪高的海魚、動物肝、蛋黃、奶油相對較多,其中,魚肝油中含量高。
2011年,中華醫學會在《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治指南》中也指出,鈣劑和維生素D為骨健康的基本補充劑,且推薦成年人每日補充200IU維生素D、老年人每日補充400~800IU,而骨質疏鬆症患者還應同時接受其它藥物治療。
預防骨質疏鬆越早越好!食物多樣、合理營養、有規律運動、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均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